上影模式:产业链的竞争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6: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潘沩
2000年,9亿;2010年,101亿。
上述数字是中国的电影票房年收入。仅这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到:过去三十年,中国电影业经历着怎样的剧变:迅速萎缩到几乎死去,然后涅槃重生。
2000年前后,中国的电影票房年收入约9亿元,其中,外国大片拿走4亿元,剩下的5亿元,怎么可能养得活电影行业30多万人?
随后的十年,却是中国电影爆发式增长的十年。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01.72亿元,2011年更是超过130亿元;且国产电影撑下半壁江山。这样的机会,自然没被“资本”遗漏,无数民营资本、外来资本杀入中国电影业掘金。
沧海桑田之间,很多国人耳熟能详的“XX电影制片厂”销声匿迹,它们中的一部分改制为企业,变成“xx电影集团”。时至今日仍巍然屹立于行业的国有电影集团,北有垄断着进口大片引进权的老大中影集团;南有上影集团(全称“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虽然上海有着悠久的电影渊源,但上影集团并非当下最强的电影制作公司,它也没有进口大片的引进和发行权,那么,上影集团这些年又凭什么?
任仲伦,上影集团的掌门人,于恢复高考第二年考上大学,早年做过大学老师、当过记者,风度甚好,亦有海派人士特有的务实作风,他在多个场合下都说“在上影集团多年就做了三个字:产业链”。
2004年年初,任仲伦在上影正式提出了改革目标——“产业链完整,多片种发展,中国一流、有世界重要影响的大型影业集团”。而现在,他正在做第二件大事:将这产业链带上市。
但事实上,即便是“老大”中影,也酝酿上市好多年,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多年来都没有“掀起盖头”。国有电影集团公司的上市,中影和上影,究竟谁能先得头筹?
院线:强大的“现金牛”
从发展速度来看,上影集团的院线业务,似乎不算是发展得极快,只是刚刚保持与行业同样的速度。但十年间,无数新竞争者加入,其中还有像万达院线这样自有商业地产的强大玩家,上影集团的院线业务能保住市场份额,已属难能可贵。
任仲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出示了一份他一直打造的“产业链”的图示。
左图所示的上影集团主要产业链,跟中国电影的产业链息息相关。最上游的是电影拍摄,这正是华谊兄弟(300027.SZ)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中游是电影的发行和院线;下游则是电影的相关收入和衍生品:比如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版权收入等等。
上中游相加构成票房收入,在中国这一块是整个电影产业收入的绝对大头,占60%以上,这个比例远高于美国。以2011年为例,平安证券分析师覃韦杰指出,这一年中国电影产业收入为172.6亿元,电影票房收入为131.2亿元,后者占比高达76%。
票房收入的高歌猛进,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拍电影的公司,而是影院。这是票房收入的分配方式决定的。按业内通行规则:在交营业税和电影专项基金后,由制片方(含发行方)与影院(含院线)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若一张电影票为100元,营业税3.3元,电影专项基金5元,这样剩下91.7元,制片方(含发行方)得39.43元,影院(含院线)得52.17元。
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多有自己的发行公司;而中小公司投拍的电影,有的根本无法拿到影院统一放映,有的则要上交一定比例的票房收入给发行公司,由后者帮其发行,这样它拿到的收入可能只有票房收入的1/3,甚至更低。
与之相反的是,影院和院线则是“坐地收钱”。院线即影院联盟,以上影集团拥有的联合院线为例,上海影城和永华电影城既属联合院线,又是上影集团自有的影院,那么,上述票价中的52.17元归上影集团独得;联合院线中还有加盟影院,加盟影院至少会拿走45.85元(即为91.7元的50%),联合院线则得不超过6.42元。
所以,如果今天有人能穿越回8年前,他在电影业最应该做的投资,不是找到王中军、王中磊投资华谊兄弟,而是拼命投资兴建电影院,而且这些电影院又恰好是自有的话,那今日可谓是“渠道为王”了。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可能正好是这获利的“穿越者”之一,2003年他上任时,做的第一个大的产业布局,就是借钱建电影院。他前后筹资3亿元,建了30多家电影院。为此,他被其他电影厂厂长笑话:“造什么电影院?那不是文化厅的事情吗?”
好在时间证明,任仲伦的决定是正确的。他到任的前一年,2002年联合院线的票房收入约1亿元,占全国总票房收入的1/10左右。到2011年底,联合院线有936块屏幕,票房收入为13.3亿元,两者都为全国的1/10强。联合院线,是上影集团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而且也最稳定。上海影城和永华电影城分别有7个和10个电影院,它们2011年的利润都有两三千万。
从发展速度来看,上影集团的院线业务,似乎不算是发展得极快,只是刚刚保持与行业同样的速度。但十年间,无数新竞争者加入,其中还有像万达院线这样自有商业地产的强大玩家,上影集团的院线业务能保住市场份额,已属难能可贵。
但是,任仲伦的超前意识,只能保证上影集团抢到先机而已。很快有越来越多的人醒悟到,院线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开始投资建电影院。过去五年,中国的电影院每年增长18%,屏幕每年增长27%。因此,虽然总观影人数在上涨,每一屏幕的平均观影人数却在下降。另一方面,电影院的租金在上涨。
任仲伦告诉记者,一般院线公司跟商业地产商签长约,租金则是复杂的计算方式,其中有固定部分,亦有与票房收入挂钩的部分,总之,租金占电影的票房收入,从以前的8%到今天,在一线城市普遍是20%,甚至22%、25%。院线公司的风险其实在大幅上升。
但是,任仲伦认为,建电影院依然是上影集团要做的主要业务。他将在二三线城市更多布局,做到“上海密不透风、华东一片、长江一线”。目前二三线城市电影院的租金可以谈到票房收入的10%,风险可控。
他认为,院线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机会:从前制片方拷贝一个电影要9000元,加上运输等费用要1万元,所以制片方会掂量,在一个小影院能卖到3万票房吗?如果不能就不会送拷贝过去。所以,只有在一二线城市才能看到最新的电影,三线城市的电影院,是等一二线城市的电影下档后,回收拷贝去播放,更小的城市,甚至没有像样的电影院。但现在数字化放映,一张碟片150块钱,小影院也可以同步放最新的电影,所以会有更多人进电影院看电影,自然有更多的人投资建影院。
上市:上影股份、影视剧、制作体系?
任仲伦的计划,远不止将市场营销和传播两大体系上市,他更期待,在上影股份IPO后,影视剧拍摄、制作体系两大资产也能整体打包上市。那时上市的就不止是“上影股份”,而是上影集团。
如今,联合院线不仅是上影集团的现金牛,也是上影集团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用任仲伦的话说,“谁掌握了院线,谁就掌握了电影市场。”
上图显示的上影集团的产业链,涉及电影产业的每一个环节:电影拍摄、参与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和传播体系。产业链中,传播体系相对独立,制作体系虽是电影产业链中的一环,但其中最核心的还是电影拍摄、发行和院线。
正是因为有强大的联合院线,上影集团旗下的东方影视发行公司才强大,上影集团自己拍摄的电影先有自身强大的发行和院线支持。然后,也更能获取其他院线的支持。
4月17日,任仲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星美传媒的覃总就要跟我来谈合作。他们自己出品了电影,希望联合院线多加支持。”
而当上影集团有自己出品的电影上映时,亦可以找星美传媒的院线支持。电影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同行合作比竞争多的行业,故你拥有越多的院线资源,你也越有话语权去跟其他同行谈合作。
跟同行更深入的合作则是干脆联合出品。中影集团主投资的《建国大业》、华谊兄弟主要投资的《风声》,都找上影集团做联合出品人。上影集团在《建国大业》中投资10%。中影集团、华谊兄弟的逻辑很简单,“你上影集团投了钱,最终也要分票房,那你的联合院线自然给我排片多,那我的票房就更有保障。”
坊间传闻,昔日笑话任仲伦不该投资电影院的人,正是中影集团现任总裁韩三平。但形势比人强,他为了保障《建国大业》的票房,还是找上影集团联合出品。
任仲伦自嘲:“你看电影时打出的字幕,只有出品人是出钱人,而其他字幕像导演、编剧、演员都是拿钱人。出品人承担的风险最大。大片的风险尤其大,所以同行要抱团合作,现在很少公司独家投资一部电影了。”
虽然电影的拍摄、发行、放映是一条紧密的产业链,但上影集团拿出来上市的资产,却不是以此为基础,而是以配图下面两部分为基础:即将发行、院线和广告打包成“上影股份”上市。任仲伦主管上影集团九年,前半段是将上影从事业单位变为企业,搭建产业链;后半段就是将上影集团上市,他找了中金公司做主承销商,普华永道审计,今年6月30日就能完成改制,一年内提交上市申请。
广告业务的主要来源是东方电影频道,它是上影集团传播体系中最大的收入源,2011年,其广告收入超过2亿元。除了贡献收入,它为上影集团拍摄的影视剧,多了一个播出平台。
电影产业链中还有一环是制作体系。它更多是提供服务。任仲伦告诉记者:“你每天打开电视机,都可以看到车墩基地。”车墩影视基地,位于上海松江,电影《色戒》、《如果爱》都在这取景。除了场景,这里还有大量的服装、道具。任仲伦得意地说:“我们这有整套的明清家具,有七十多辆老爷车,我们拥有的武器够装备一个师。”可以说,车墩基地有个 “老上海城”,配套了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为背景的影视剧所需要的各种场景和装置。
此外,上影集团还能替别人做后期制作。
制作体系的收入不是很丰厚,但经营起来风险不大。中美合作大片《木乃伊3》就在车墩基地拍摄了3个多月,最终支付了1000多万元。
任仲伦的计划,远不止将市场营销和传播两大体系上市,他更期待,在上影股份IPO后,影视剧拍摄、制作体系两大资产也能整体打包上市。那时上市的就不止是“上影股份”,而是上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