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周观中国:遏制中国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2 08: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澳媒:21世纪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4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世纪还是美国世纪?
现如今,人们已逐渐习惯于看到(甚至厌烦了)鼓吹中国经济活力和预言美国衰落的文章。美国刚开始走出近8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而中国几乎毫发无损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即便中国经济增长率降至7.5%,仍是美国的3倍。照此形势,用不了多久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将超过美国。随之,政治地位也会转变,中国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观点看来,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但也有与此截然不同的说法:美国即将迎来经济复兴,中国很快要撞上南墙。中国的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是由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如今这种模式已走到尽头。在国内,北京面临须更广泛地分配经济增长成果的压力。在国外,跨国公司面临同意提高中国工人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压力。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出口竞争力会不断下降。以这种观点看来,今年2月中国出现的贸易赤字只是众多初步迹象之一。
中国居民的消费增长能最终替代出口增长的下滑,但消费习惯可不是马上能改变的。如果今年可实现7.5%的增长目标,是中国的幸运。怀疑者说,此后其增长率将每况愈下,甚至可低到3%。如此说来,中国崛起、美国衰落的时代如今结束了?21世纪将属于美国而非中国?<<<详细
不能拒绝中国的伟大创新
《澳大利亚人报》4月17日文章,原题:我们绝不能错过中国的伟大创新
当澳大利亚从贸易、生产力、安全和其他方面评估对华关系时,澳政府必须找到适当的政策平衡,使澳大利亚从对华关系中获取最大收益,承担最小风险。
澳中更深入的交往会给澳的经济、安全和生产力带来怎样的风险?中国在电信领域的地位意味着什么风险?尽管说法众多,但我相信只有一个总体答案:要实现未来繁荣,澳大利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错过中国的创新,尤其是在电信行业。
对许多人来说,澳中关系是用数字衡量的,且数字巨大。澳中贸易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据澳大利亚中国工商委员会统计,仅去年,对华贸易额均摊到每个澳大利亚家庭身上达到13470澳元(1澳元约合6.5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加93%。
然而,多数澳大利亚人不知道的是,电信行业在澳中贸易中扮演核心角色。2010年至2011年,澳大利亚从世界各地进口价值超过79亿澳元的电信设备,在澳主要进口商品中排名第五。而这些电信设备中,53%来自中国。这表明,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的电信设备比从其他各国进口的总和还要多。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从中国进口电信设备的价值已在过去4年翻了一番还多。现实的情况是,所有主要的电信供应商,无论总部在哪儿,都在中国生产设备。<<<详细
遏制中国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4月18日文章,原题:唐纳警告勿对中国不信任
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说,澳大利亚政府如果用怀疑的态度对待中国企业,可能会把中国变成“敌人”。
目前在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的唐纳昨天说,如果吉拉德政府只看重西方企业或者对与中国企业合作持“多疑”态度,这可能引发国际纠纷。
澳大利亚司法部最近告诉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董事长,该公司不可能获得为澳全国宽带网提供设备的任何合同。
澳大利亚政府的决定据称是以情报部门的建议为根据的。
唐纳还说,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那么可能导致“严重的历史错误”。
他说:“如果你把中国称为敌人,那么当然,中国就会成为你的敌人。”
但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一名女发言人说,“遏制中国既不现实也不可取”,并指出华为在澳大利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绩”。<<<详细
(责任编辑:彭金美)
美媒:中国高端人才仍严重不足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4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人才等式仍然不合理
短缺在中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需要支持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你必定会缺少资源,无法保证基础设施发展跟上经济扩张的步伐,环境也会受到破坏。但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说实在的,怎么会缺人?即使我们说的是精英人才。
如果你关于学校的记忆跟我类似,你会发现成绩好的大多数是中国学生。和我们比起来,他们学习更刻苦、成绩更好,他们拿到奖学金,考取各种证书,获得了奖励。他们通常都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所以说,从一个有着13亿人的资源库里面,你至少能找到几百万上千万的精英人才吧。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现在面临人才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为什么呢?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让年轻人上山下乡接受锻炼,支援边疆。他做到了,但中国那一代年轻人都只能跟土地打交道。后来,独生子女政策长期推行,使得中国陷入了老龄化困境中———到2050年,中国30%的人口都将会是60岁以上,这大约是4.2亿人。
然后还有人才质量的问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儿童识字率,15到19岁的年轻人里识字率达到了99%。你肯定会认为这能孕育出受高等教育的一代新人,令这个国家拥有充分的人才资源优势。然而,中国教育水平却跟不上国际教育标准的脚步。中国大学毕业生只有10%能达到满足跨国公司要求的水平。
公平地说,这个形势正在朝着好的方面改善。中国有超过20万学生在海外完成高等教育。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的商学院正在和本土教育机构合作,诺华等跨国公司也在建立企业大学和学习中心,希望在提高竞争力方面发挥直接作用。不过,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把目光投向东方以实现在传统市场不可能实现的利润和市场增长,这种扩张计划需要越来越多顶级精英人才承担领头羊的角色。<<<详细
美报告妄称中国“窃取”美太空技术
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间谍活动瞄准美国太空技术
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一份报告称,中国正窃取美国军用和民用太空技术,以破坏美国的情报、导航和通信卫星。
18日公布的这份报告说:“中国获取美国军用及军民两用技术的持续努力缩小了中国科技基础与美国技术优势的差距,尤其在武器发展和通信系统等重要领域。另外,中国已经获取的技术能被用来发展更尖端的科技,缩短中国的研发时间。”
两名美国情报官员说,虽然中国军方没有准备与美国打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但中国的目标是阻止美军进入可能引发战争的其他四个领域——中国周边海域、中国的领空、太空及网络空间。
这两名官员说,由于中国封闭的政治体系阻碍了激发创新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国严重依赖从欧美窃取新技术并进行反向推导。
中国官员否认中国政府是网络间谍或黑客攻击的幕后推手,称这些断言是“冷战幽灵”。
美国政府部门18日表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正把焦点放在发展信息技术上,应用于军事指挥、控制、通信、电脑以及情报、监视和侦察上。<<<详细中国中产阶级不爱中档货
美国《商业周刊》网站4月16日文章,原题:对美国品牌而言,中国中产阶级不追求中档
在中国,去趟星巴克并非只是要一大杯拿铁咖啡。大多数美国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美国,使得星巴克在中国具有在美国没有的某种奢华和自我放纵意味。许多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去星巴克,为的是体验某种生活方式而非喝杯咖啡。星巴克懂得如何利用中国人所谓的优质体验需求,将其在美国的大众形象转变为在中国的高档形象。
星巴克只是紧盯中国的西方消费产品企业之一。美国服装零售商盖璞、美国鹰等公司也已宣布将中国新兴中产阶级视为实现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这些公司需要谨慎行事。至少按美国定义而言,中国的中产阶级其实并不存在。许多分析家将年收入介于6000美元至1.5万美元的3.5亿中国人称为中产阶级。然而,具有这种社会经济背景的中国消费者并未表现出与美国中产阶级相同的期待、抱负和消费习惯。因此,那些强调中间定位的品牌将得不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去年对中国15个城市的数千人进行的调查表明,尽管经济增长趋缓,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大都认为他们将变得富有。过去10年他们的薪酬一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每个人身边都有那种从曾经的农民变成如今的富豪的人。许多中国人认为自己也能变得很有钱。<<<详细
(责任编辑:彭金美)
英报:美英招募人才对抗中国“网络武士”
英国《卫报》4月17日文章,原题:西方有多么害怕中国的“网络武士”
乔纳森·米利肯是一名大一学生,来自北约克郡哈罗盖特。他说,没觉得自己是“典型的电脑高手”,但在英国网络安全挑战赛中夺冠后,这名19岁少年肯定会被他在剑桥的那帮本科生朋友为难一番。
米利肯已经成为一场全球比赛中的年轻选手。一条虚线把他和一场有关未来互联网的意识形态战役和21世纪各国借助互联网来交手的方法连在一起。
超级大国美国正慢慢在网络空间应对中国这个日渐崛起的庞然大物,北京在该领域有明显优势。
专家估计,中国的“网络武士”人数和美国的网络工程师一样多,其中一些人在政府的支持下系统地侵入西方政府和公司的电脑系统,盗取国防机密,破坏计算机系统,搜索发电厂和水厂的可能弱点。
正在进行的这场行动的规模才刚刚被认识到,英美带着明显的恐慌感正努力夺回失地。它们正在努力做出弥补,试图挽回颓势。它们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招募大批电脑专家实施对抗。因此,英国情报监听部门(GCHQ)在去年特别关注“网络安全挑战”这种竞赛,其中的参加者成为情报部门的招募对象。
虽然情况仍在变化,但反攻已经开始。本报记者采访了美英政府的高官以及伦敦、华盛顿和旧金山的专家和独立智库人士。他们一致认为,西方正在激发自己采取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史无前例的问题。赌注突然变得非常大。
在过去18个月,各方齐心协力强调企业和政府部门遭受日常攻击的残酷性质。奥巴马政府估计,遭黑客攻击的小公司中有60%破产,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行业知识产权被盗,包括主要国防承包商的军事设计图。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呼吁各国制定一个网络空间“道路规则”,以国际法、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
不过,网络间谍活动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在某些方面,这个层面更加令人不安。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吉姆·刘易斯说:“我们知道俄罗斯和中国开展的侦察活动是制定攻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计划所必需的。”
他说:“我们应当对关键的基础设施实施稍高级别的保护。这些设施完全经不起攻击,根本没有受到保护。”
任助理国土安全部长帮办4年直至2010年卸任的保罗·罗森茨魏希认为,政府内部把勘察发电厂和水厂之类关键基础设施的行动视作“为战场做准备”。他说,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派遣第七舰队来拯救台湾,否则我们将切断洛杉矶的电力供应”。<<<详细
(责任编辑:彭金美)
法报:中国转型须推进“四个新现代化”
法国《世界报》4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四个新现代化
在经历了辉煌的30年之后,当今的中国在对外领域无比强大,而对内则十分脆弱。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5%,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两三百美元提高到了数千美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6亿人摆脱了贫困状态。所有与21世纪未来有关的重大谈判,中国都是各方所绕不开的合作伙伴,而且中国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己的否决权。
中国正迎来一个必须面对现实的时期,要么回归过去的民族主义时期,国家恢复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要么开始对自身模式进行转型,像上世纪70年代一样,开始一场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首先是发展模式的现代化。靠出口和廉价工厂拉动增长的模式应当结束。未来的生产必须建立在高附加值的基础之上,以应对工资成本的提高。中国房地产投机泡沫以及过度投资的问题随时可能引爆,而银行也很可能被不良资产所拖累。更为关键的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与高质量、创新型以及环保型的发展模式似乎越来越难以兼容。总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自由化,而这将意味着国家和党要减少控制。
第二场革命与中国的社会有关。中国的社会将变得更具活力、多元化与复杂化,而且随着接受过教育、生活在城市、具有开放眼光的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将越来越难以接受腐败。如果不进行改革,尤其是法治国家的建设得不到加强,未来可能出现新的对抗。
第三场是政治革命。未来发展所必不可缺的竞争与开放势必会进入政治领域。
最后一场革命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中国再也不能以发展中国家自居,继续拒绝承担领导责任。在捍卫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它还应当在维护世界体制稳定方面发挥作用。在对发达国家的错误以及美国的过分行为提出批评的同时,它还应当分享责任并为维持全球经济的开放埋单———其中处于第一位的便是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
当前这场有关中国何去何从的大讨论不仅对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未来有着关键作用,而且也将关系到各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相互携手,共同应对国际机制的风险。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实行的渐进式调整模式不同,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要么大跃进、要么大倒退的局面。过去30年来,经济增长和民族主义一直是共产党的盟友。今后,经济和政治自由化将成为中国奇迹能否续写的关键。<<<详细外媒评述中国主要城市房价三月继续下降
【法新社上海4月18日电】政府今天说,由于官员们继续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国三分之二主要城市的新房价格3月份出现下降。
一年多来,中国一直执行几项限制房价的措施,包括限制购买第二套住房,提高首付比例以及在一些城市征收房产税。
国家统计局说,在政府跟踪的70个主要城市中,46个城市的3月份房价较上个月下降。房价下降的城市比2月份多了一个。
国家统计局说,只有8个城市的房价上升,16个与前一个月持平。它说:“新房价格总体上继续下降。”北京和上海等房地产市场活跃的城市连续6个月出现房价下降。
分析家说,限制楼市的措施正在威胁着中国经济,因为房地产投资帮助促进增长,而土地拍卖的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中国政府仍然坚定不移。它因房价令居民无法承受而面临广泛的批评。
国务院上周说,即使在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下降到8.1%这样一个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之后,政府继续调控房价的政策也不会动摇。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8日报道】题:中国大中城市住宅均价调控以来首次下降
中国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平均住宅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是自2010年4月政府开始实施房地产调控措施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尽管房地产开发商推出了更多优惠条件以吸引购房者入市,房价仍在下降。政府的限购令、收紧房贷和控制开发商贷款等措施让房地产市场面临压力。
ING投资管理公司经济学家在一篇报告中称,中国政府希望房地产价格回落至合理水平。ING推断,在房价同比降幅达10%以前,中国政府不会收回房地产调控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几个月,中国仍面临着抑制房价上涨的挑战,而若房地产销量继续增加,这一挑战将更为艰巨。分析人士称,若事实果真如此,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或许得以取消房价折扣,并在合适的时机提高售价。<<<详细
(责任编辑:彭金美)
日本经济研究机构:中国经济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对此日本各经济研究机构纷纷发表调查报告,评析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调查报告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总体平稳向好,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三菱东京UFJ银行的报告认为,GDP持续回落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政府前一段时间实施紧缩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取得成功,同时也导致局部出现经济过热苗头及物价过快上涨。中国政府从长远角度出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发展质量,推进结构调整,所以会坚持目前的调控取向,不会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刺激政策,“稳中求进”仍将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主要趋势。
伊藤忠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认为,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6%,出现反弹。一些人据此认为中国将再次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实际上,3月份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主要是受物价短周期原因的影响,不应计入物价总体走势。总体分析,中国的通货膨胀处于可控趋势,物价保持稳定。同时,考虑到全年物价涨幅目标为4%,中国政府还拥有一定政策宽松空间。
日本综合研究所的报告认为,今年以来,中国个人消费呈现出强劲复苏的势头。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促进就业和确保民众增收,作为消费前提的收入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中国中西部内陆地区正在取代东南沿海,成为新的消费拉动力中心。从2010年至2011年家庭平均消费额增长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增幅放缓,而陕西、山西、新疆、湖北等地名列前茅,显示出较大的增长潜力,说明中国地区经济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也提醒外界对中国经济无需悲观。
大和总研的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在继续减速,但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工业生产、零售市场及出口贸易都呈现回升趋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4个月上升,3月份更远超50%临界值,达53.1%。尤为引人注意的是,银行信贷投放增幅明显上升,成为金融利好消息。预计中国经济下半年将呈现缓慢但强劲的回升趋势,保持增长。
瑞穗银行投资调查部的报告认为,一般来说,国民经济在上半年重在通过调控,确保各方面工作步入正轨,与全年目标相衔接,故经济数字会在“低空飞行”;进入下半年,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数字将会出现攀升,预计中国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将高于7.5%的预期值。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相对高速发展,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详细
(责任编辑:彭金美)
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军事技术落后美国一至两代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17日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武器消费约为1.74万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军费开支达720亿美元,超越英国和法国,成为继美中之后的第三大军费大国。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根据这份报告,2011年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比去年的1.63万亿美元有所增加,但考虑到汇率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实质金额并未发生改变。
目前,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第一与第二大军费支出国。2011年,中国军费开支上涨6.7%,达1430亿美元。但SIPRI称,中国军事技术仍落后美国一至两代。美联社17日援引SIPRI学者珀洛-佛利曼的话称,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美国仍然保持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报告称,从2002年起,中国军费增长了170%,这与它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步调一致。“不过,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军费开支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自从2001年起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同中国相比,美国军费开支估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
世界头号军费大国美国去年的军费开支为7110亿美元,“由于美国批准限制军事预算的措施,军费开支减少的趋势可能仍将继续,从伊拉克撤军及准备撤离阿富汗也令一部分支出减少”。
报告引发舆论热议的另一点是俄罗斯军费大涨。俄《观点报》称,2011年俄军费增长9.3%,增长率居全球第一,“这是18年来俄军费开支首次超越英法,格外引人注目”。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称,俄军费开支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在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提出的2020年前实现俄军事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今年2月,普京以总统候选人身份发表的第六份施政纲领中,明确勾勒出俄军事发展的轮廓——未来10年,俄罗斯将投入23万亿卢布(约合7700亿美元),推动武装力量现代化。普京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俄重返国家财政军事化的老路,增加开支只不过在偿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军建设的“欠账”。
俄罗斯专家认为,近期军人福利待遇的提高也是俄军费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2012年起,俄军人工资水平上调1倍,军队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60%,今后还将根据通胀情况逐年递增。<<<详细
(责任编辑:彭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