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媒:欧洲危机给转晴的经济带来寒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2 13: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4月19日文章】题:天气预报:欧洲危机给逐渐转晴的经济带来一丝寒意

  直到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和世界银行定于本周末在华盛顿举行的春季会议还看起来必将伴随着对世界经济的日益乐观情绪。但欧洲危机再次带来一股不合时令的寒流。

  情况似乎比几个月前要好一些。美国脆弱的复苏在继续。经过了灾难性的2011年,日本在2012年将增长2%,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重建开支的推动。IMF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将2012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率从1月的3.3%上调至3.5%。

  但天空绝对谈不上晴朗,而欧洲必然是最大的一块乌云。欧洲央行向各银行提供1万亿欧元三年期低息贷款所带来的希望已经消散。十年期西班牙国债的收益率再度徘徊在难以持续的水平。正如IM F令人心寒的1月份预测发布得太晚而未能将欧洲央行的行动考虑在内,它的最新预测数字恐怕反映的是3月份的乐观情绪,因此过于阳光灿烂。

  当然,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糟糕局面如何发展,而这又取决于欧洲能否出色地利用欧洲央行为它们争取来的时间。IM F阐述了三种可能。按照现行政策,欧元区信贷到2013年底估计会减少1.7%,致使经济今年轻微衰退而在2013年恢复增长。鉴于在加强欧元区救援基金和管理方面的进展比预期的要好,信贷将在2012年仅收缩0.6%,欧元区经济今年可能会增长。而假如最近的财政协议破裂,信贷就有可能骤跌4%以上,引发一场更加严重的欧元区经济衰退。

  IM F预计,假如这种险恶局面真的出现,那么美国、日本和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2012年和2013年可能会下降超过一个百分点。如果欧元区内爆,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它自己的后院。中东欧最易受欧洲减债举措的影响,欧元区在该地区贸易中的重要性将使它进一步受到打击。

  不过,通常的看法是,世界经济勉强能应付欧洲经济停滞或轻微衰退。但还有一种风暴般的可能,那就是主权债务违约或欧元区解体的风险导致市场再度动荡。欧洲央行的努力已大大减弱了发生像雷曼兄弟公司倒闭那种冲击的可能性,但其他地方的决策者仍担忧欧洲国家避开最恶劣后果的能力,原因之一是它们除了财政紧缩之外似乎无力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全球经济含苞待放,但为夏天做打算还太早。

  (未经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