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既要分享红利又要指手画脚 美实用做派难以服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07: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4月10日晚,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美国亚太战略。继不久前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之后,克林顿国务卿再次诠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

  美国既要分享“发展红利”

  又要指手画脚“当头儿”

  克林顿说,从上任第一天始,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就对亚太地区不断增加的重要性予以回应。她本人上任后首次出访便选择亚太地区,这在美国外交史上是反传统之举。奥巴马总统已四次出访西太平洋地区,以全面推进“前沿部署”外交。亚太之所以成为“前沿”,是因为从印度洋到美国西海岸,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美国最为信赖的盟友,有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贸易和能源线路。今日美国必须立足亚太,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既要分享亚太地区“发展红利”,又要指手画脚坚持“当头儿”,是美国亚太战略一枚硬币的两面。

  克林顿强调,亚太地区的发展结果表明,二战后国际架构需要一些革新。首先,需要一个得以促进全球和平和繁荣的公正、公开和可持续的国际秩序;其次,美国的领导作用一如既往至关重要,尽管全球力量发生变化。她说,历史表明,一个强大的地区架构可激励合作,抑制挑衅和坏行为。这一架构需要持续努力,需要坚强的伙伴关系,重要的是,还需有美国的领导,这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所在。美国在亚太地区外交、经济和军事的所有行动皆为实现这一目标。克林顿更极言之:“美国的领导独一无二,前无古人,不可替代。”

  克林顿的言论凸显“美国例外论”传统霸权思维模式的余味,颇有“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之意味。事实上,对强大过于自信,便容易诉诸霸道,其结果将是左支右绌,更快露出内里的败絮。

  美国亚太战略的“假想敌”为中国,其一招一式均着眼于此,但美国对此讳莫如深。

  克林顿称,21世纪的挑战正在模糊外交政策中“3D”之间的界限, 即国防(DEFENSE)、外交(DIPLOMACY)和发展(DEVELOPMENT)。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部署”具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全方位特点。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进驻澳大利亚、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以朝鲜发射卫星为借口着手在亚太地区部署反导体系、更为频繁地举行双边和多边军演、美日澳与美日韩等多个三角围着中国转不停……克林顿坦言:“每天,美国海军有约50艘战舰、数百架战机、数万名士兵在太平洋地区活动。”她说,美军每年在亚太地区参加170多次军演。这明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却又“顾左右而言他”。

   对新兴大国嘴上说“欢迎”,明里暗里排兵布阵

  论及美中关系时,克林顿既借重又施压。她说,当美国不失去老朋友时,美国不寻求新敌人。今日中国不是苏联。美国在亚洲并非处于新冷战边缘。在不到35年间,美中两国从几近没有任何关系发展到完全和无法改变的相互依存。这需要双方的思维和立场进行调整。今日地缘政治不容零和游戏。一个繁荣的中国有利于美国,一个繁荣的美国有利于中国,只要双方繁荣对地区和全球有利。她进一步说,只有成功发展有效的美中关系,才能成功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她表示美国努力与中国建立持久的两军关系,美国希望加强新近建立的战略安全对话。另一方面,她表明美国更为关注侵犯知识产权和通过网络窃取机密资料等网络侵入,并不点名地批评中国为“选择性的利益攸关者”,即中国有选择性地参加或远离国际体系。“这在短期内符合其利益,但最终会使曾帮助中国走到今天的国际体系无法运转。”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规则”是美国向中国抛出的“杀手锏”和“紧箍咒”。如同“国际社会”一词一样,貌似冠冕堂皇的“国际规则”,常有虚张声势、为我所用之嫌。谁都明白,所谓“国际规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时移势易,任何规矩均须与时俱进,任何“国际规则”均面临着因地制宜的现实差异。比如,在论及南海问题时,美国常常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国际规则”向中国说事,但美国参院至今尚未批准这一“国际规则”。此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实用”做派实难服人。

  美国很不愿意听“衰落”一词。克林顿国务卿说,“此时不是衰落的英国与崛起的德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的1912年。在2012年,美国欢迎新兴大国进入旨在防止全球争端的国际体系。”这种“欢迎”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嘴上说“欢迎”,明里暗里排兵布阵,天天有50艘战舰转悠,令西太平洋火药味很浓,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