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财经]张捷:中国央行成世界央行?这是"捧杀"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16: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3日讯(记者 王沥慷) 谁是世界央行?十年前,美联储当之无愧;而十年后,有人对这个判断提出了质疑。渣打银行最近给出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经变为中国央行。渣打银行测算指出,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达52%。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说:“我觉得这是有意对中国进行‘捧杀’,或者说是别有用心。”

  张捷解释说:“在2008年危机之前,美联储没有进行两轮量化宽松的时候,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就是8000亿美元左右,然而两轮宽松两万多亿,才到现在三万亿的资产水平,而我们当时央行的外汇储备已经是一万亿、两万亿了,就是比他多,而这里面的流动性,不仅仅是一个货币数量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大家都提流动性的时候,给中国老百姓的概念就是,货币多了,就是流动性就多了,这句话没错,但是流动性不等于货币数量,流动性一般来说理解成什么呢?西方有个‘费雪方程式’(MV=PT),这个方程式一边是等于MV,另外一边等于PT,也就是说M是货币数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然后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是叫流动性,这个流动性等于的是物价和商品数量,是这样一个等式,所以现在来看的话。流动数多了,如果说商品数量不变,价格就要涨,那么这个流动性是什么呢?是货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张捷继续说:“一旦要提到货币的流通速度马上就知道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跟外国相比差远了。我们央行的外汇储备基本上被存在外国,基本上拿着这个钱很难去流动了,同时外国的流动性、杠杆率都远高于中国,为什么?他们大量采用次级债务的方式,次级债务在巴萨尔协议里面,本身可以作为银行的次生资本的一部分,作为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的一部分。同时按照他的规则,持有国债基本不计入风险,持有其它金融机构的债券只有20%的风险资产,那么意味着银行的杠杆都可以做得非常高,而对于中国来讲,这些债务、存款都要百分之百地计入风险资产,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西方它现在有了衍生品,有了电子交易,一天就多少万亿,他的流通速度比我们快得多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M2一直比中国的M2小,你说美国的流动型比中国小吗?它的经济规模比中国小吗?得不出这个结论来。流动性要把货币的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相乘,那么就会发现,肯定不是中国来主导世界的,因为中国的人民币连国际化还没有完成,能成为世界的主导吗?”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谁是世界央行?十年前,美联储当之无愧;而十年后,有人对这个判断提出了质疑。渣打银行最近给出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经变为中国央行,而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美联储或者欧洲央行。报告还认为,周小川不仅是中国央行的行长,还是全球的央行行长。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的确,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央行的总资产增长了119%,并在去年年底达到了4.5万亿美元,超过美联储、欧洲央行的3万亿和3.5万亿美元。此外,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五年中也增长了146%,渣打银行测算指出,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达52%。不过,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将进入M2增长的新阶段。外汇占款的下降,将使央行摆脱高昂的冲销成本,M2增速将在13%到14%之间,趋于温和,也低于长期平均水平。

  【点评】张捷

  【追问】同样,说到央行,上周,G20在华盛顿召开了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IMF增资问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就是获资超过4300亿美元。另外,路透社猜测,中国可能贡献600亿美元,而美国作为IMF第一大股东,至今没有表达注资意愿。对此,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

  [我财经]2012年4月16日—20日版

  [我财经]2012年4月5日—13日版

  [我财经]2012年1月—3月版

  [我财经]2011年版

  (责任编辑:赵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