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为哪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06:01 来源: 经济日报

  近来,有不少上市公司将委托贷款当做生财之道,而这些资金的重要来源是股民。上市公司用股民的钱做着超出股民投资预期的项目,既滥用了股民的信任,更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从长期看,上市公司过度的金融投资必然导致主业投资的削弱,更会降低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将委托贷款当做生财之道的现象愈发明显。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份,已有32家上市公司发放约61亿元的委托贷款,同比激增2.21倍,占到了去年全年委托贷款数额的43.57%。

  究竟有多大的利益,能够驱动上市公司热衷于发放贷款而“不务正业”?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2011年,沪深两市约有7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20份发放委托贷款相关公告,累计贷款约140亿元,以15%的中间利率计算,2011年委托贷款业务给上市公司增收了20亿元。

  对上市公司来讲,多了生财的门道,看起来不失为妙策。而且对一些主业发展萎靡的企业来说,委托贷款来钱快,利润高,成为公司增厚业绩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粉饰报表。

  但仔细琢磨,这些发放出去的钱是从哪来的呢?作为上市公司,无疑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股民。股民购持公司股票,也是出于该公司主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发展潜力。而用股民的钱却做着超出股民投资预期的项目,既滥用了股民的信任,更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每个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不能因为主业的投资回报率偏低,短期没有委托发放贷款赚钱快,就将资源和业务重心撤离主业。毕竟长期来看,公司是依靠主营业务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也是靠主业来产生资金吸引力,过度的金融投资必然导致对主业投资的削弱,更会降低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从整体经济发展来看,如果做实业的上市公司,都专注地去做投资理财和发放贷款,最终会使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如果企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放贷和套利上,而不一心一意做实业,实体产业的经营环境将会变得愈发困难。而实体经济又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根本,是虚拟经济之根。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不牢,虚拟经济、社会财富最终也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再往深层次考虑,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上市公司纷纷弃主业转向放贷,也反映出实体经济发展运行成本太沉重,赚钱越来越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稳定器”的实体产业,不能只要求企业家心无旁骛,也要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社会环境,让其有信心继续坚持发展实业。

  当然,板子也不应只落在上市公司身上。正是由于下游的旺盛需求,才催生了高利贷市场。一些非上市公司由于信用资源匮乏,从银行贷不到钱,才愿意接受上市公司的贷款。从这个角度看,改善实体产业的经营环境、为民间企业提供信用支持,才是治本之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