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三建议促国际基建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5 09:22 来源: 商务部网站商务部副部长陈健昨在基建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对国际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三项建议。第一,以积极开放态度,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第二,加强金融与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的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等领域的合作,分享成功经验,促进共同发展。此外,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国际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
基建带动经济发展
陈健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设基础设施可适应经济发展步伐;在经济低迷时期,基础设施建设能成为拉动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引擎。过去一年,国际经济尚未走出阴影,世界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
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愿意和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度难关。对于国际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基础设施的国际合作。世界各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累积和形成各自独特的优势,开展国际合作可有效配置资源,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各国政府应坚持开放、透明原则,在市场转入、投资保障、金融保险及人员流动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措施,并加强政府层面合作,建立有效协调沟通机制。
结合投资承包金融
第二,加强金融与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合作。基础设施具有资金需求大、投资风险高、时间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架构,将投资商、承包商与金融机构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金融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等领域合作。未来的基础设施将无可避免地向低碳、高效、低污染、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将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国际业界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人力资源、精英管理等加强合作,分享成功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中企三方面防风险
基础设施建设一定存在风险,但要将风险减至最低。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分三个层面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第一,作为政府,必须提醒企业采取必要措施减少风险,并通过建立社会统筹的办法,即以保险方式来消弭可能带来的损失。第二,在风险防范过程中,各国机构可提供市场服务,如安全咨询公司,向各国企业提供安全咨询服务。第三,企业要有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降低自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