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能源巨头在中国大赚特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7: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要让这些能源巨头撤出南海争议区域,除非能给他们在中国市场至少同等的利益条件,但中国出不起这个筹码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昨日表示,海南省将加快南海资源开发,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罗保铭说,“发展海洋经济是海南拓展发展空间、也是为维护国家南海权益肩负的一份责任”
南海问题复杂的利益链条再次显现。继美菲在“敏感时期”联合军演、菲律宾公开寻求美国军事援助后,4月25日,南海对峙第15天,《环球时报》刊发文章称,“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旗下企业OVL因开采困难,想从南海争议水域一块不出油的区域退出。但印度政府认为,退出‘将会被认为屈服于来自中国的压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石油企业在复杂南海问题中的处境——既要从企业角度出发,最大程度地寻求利益;又要服从国家“安排”,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举动。“从上述角度就能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国际能源巨头会一边在南海的争议海域开采石油,一边又始终不忘寻求与中国从上游勘探、中游炼化到下游零售等一系列的合作机会。”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本报昨日统计发现,除了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等早已在中国布局的海外油企,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争议的周边国家的国有石油企业,无不与中国政府或“三桶油”公司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合作。
邻国合作早已展开
不管是近期发生的中菲南海对峙事件,还是此前几年南海边界的其他摩擦事件,都曾让中国和周边邻国的关系发生过“不愉快”。但不为人注意的是,就能源层面而言,中国实际上和这些周边邻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均有合作。
“公司正调查越南市场对石化产品的潜在需求,同时也关注中国市场。”2007年1月25日的这番表述,不是出自石油开采企业中的“大佬”之口,而是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PNOC)时任总裁哈立德·阿尔法达。彼时的背景是,2006年全年的国际油价表现并不强势,未取得预想成绩的PNOC出口“不理想”,需拓展新的出口市场。
事实上,阿尔法达当年将目标瞄向中国前,中国油企就与PNOC开展了合作。2005年12月28日,中海油曾宣布“获得了PNOC两年期28口地热井固井作业合同”,该公司首席执行官Paul A.Aquino参加了签约仪式。
更早之前,中海油2003年11月11日表示,与PNOC签署意向,欲“共同勘探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本报查阅的2003年的一篇新闻稿称,“据已签署的意向,双方同意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对位于南中国海适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可能区域进行甄选”。但据可查阅的公开资料,本报未能发现中海油与PNOC共同宣布过关于南海油气田的勘探目标。
中海油合作的对象还有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在2004年6月的一篇新闻稿中,时任中海油总经理的傅成玉表示,“在印尼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中海油与Pertamina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傅成玉当时表示,中海油在印尼已投资10亿美元,成为印尼海上最大的油气作业者,“目前公司在印尼作业情况良好,并准备进一步扩大作业活动,寻找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新闻稿还援引傅成玉的话表示,“希望Pertamina与中海油探讨油气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正如2004年的这篇新闻稿所言,2002年9月26日的一则消息显示,中海油和Pertamina签署了一项价值为85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合约,向福建一个计划中的接收站供应液化天然气,为期25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11月访问文莱期间,按官方媒体报道,“中海油也和文莱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共同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和开发。”
不止是菲律宾、印尼和文莱,在南海争端中一直“埋头苦干,低调采油”的马来西亚也早就与中国开展了油气合作。2004年6月25日,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马石油)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办事机构——马石油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其属于马石油的独资子公司。按当时媒体报道的说法,这是“第一家经营型办事机构”。
在中国市场,马石油最主要的业务就是润滑油。马石油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现正全力开发中国的润滑油及其他石油产品市场”,且“正在中国的润滑油市场快速发展”。2010年1月,马石油完成了对山东潍坊圣马力润滑油的收购。马石油还在2004年冠名过“马石油上海国际汽车街道赛”。
另外,从零星的资料看,中国企业与越南国家石油公司也有过交流。2009年7月15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春光“会见了来访的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裴玉宝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展开深入的交流”。2001年,媒体报道称,时任中海油总经理卫留成“与越南国家石油公司的首脑洽谈合作事宜”。
西方油企全方位布局
在崔新生看来,中国与邻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合作更多还是在“较浅的层次”,由于南海争端引起的区域关系相对紧张等因素,与相关企业很难进行全方位且非常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对于“合作勘探南海资源”的承诺,更难有实质性推进。崔新生认为,相较而言,由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在南海争议区域不断采油的外资企业“更易在中国进行全方位的业务布局”。
比如,英国石油(BP)就在官网介绍,1973年起,其就在华拓展业务。BP目前在中国投资总额达48亿美元,是在华投资额领先的外国企业之一。与中国邻国国有石油公司的浅层次合作不同,BP称,其四大核心业务——上游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天然气发电到下游的石油化工、油品营销等“都在中国有广泛的开展”。数据显示,在广东、浙江等南方沿海地区,BP大约有800家合资加油站。
BP另一个宣传词是“惟一参与航空燃油服务的外方合作伙伴”。据了解,在几年前中航油公司的重组中,BP曾对中航油注资4400万美元,占重组后公司20%的股权。
在南海开发方面,BP也一直在积极布局。今年2月15日,BP在中国官网发布新闻稿称,“中国南海43/11深水区块权益的收购已获得中国商务部的批准。”据了解,该区块由BP、中海油和科麦奇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安纳达科石油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开发。不过,在中国与邻国的南海争议区域,BP同样没有停止行动——据越南媒体报道,今年4月,越南正式启动了与BP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
2008年曾与越南达成“初步勘探合作协议”、并计划在中越争议区域勘探石油的埃克森美孚,同样在中国布局了全产业链。公开资料显示,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业务包括石油勘探、天然气及燃料销售、润滑油销售和服务、化工及发电。
在南海与越南有深度开采协议的日本石油公司与中国也有合作。2008年5月,中石油与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会长渡文明在日本东京共同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关于建立炼油合资企业的合作意向书》和《原油委托加工协议书》。而早在2003年,新日本石油公司曾独家投资2500万美元在苏州高新产业开发区成立了“新日石液晶(苏州)有限公司”,生产手机彩色液晶薄膜等。
资本市场的一个例子是,2000年10月,当中石化将20%的股份在港发行时,BP、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分别认购中石化H股18.29亿股、19.66亿股和31.685亿股。
对南海局势影响几何
尽管众多国际石油巨头均在中国有所投资,但从公开资料看,并没有任何有关这些企业在中国的盈利、收益的详细数据。
“消费者同样不能否定这些外资油企在中国市场中的贡献。但几乎能肯定,绝大多数在华的国外能源企业都有不菲的收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直言,“一方面,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在原油勘探、进出口、炼化和成品油的销售方面,均有一定的市场可操作空间。另一方面,就能源消费市场的潜力而言,中国同样在全球数一数二。所以,在巨大的能源需求面前,连同中国的‘三桶油’一起,国外能源企业不会不受益。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了中国市场,国外的能源巨头会损失很大一块收益。”
那么,中国会不会利用这种巨大的“利益绑定”,对国外油企在南海的行动施压,以制止其在南海争议地区的开采行为?
“这几乎不可能。”崔新生认为,“要让这些能源巨头撤出南海争议区域,除非能给他们在中国市场至少同等的利益条件。但该操作性并不强——首先,南海油气资源的开采前景不可估量;其次,即使他们同意置换,中国或也出不起相同的筹码。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与外来资本合资开采的油田中,中国往往会坚守51%的合作底线。”
林伯强说,对于南海资源,中国惟有及早、快速地深入挖掘,“这几乎是惟一的办法”。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南海油气资源开采从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对中国都至关重要。“中国应投入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而现在,国内石油巨头资金都很充裕,与其‘投资’其他领域,不如将资金投入到海洋开发中。”他说。
昨天的一则好消息是,据人民网报道,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中共海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称,“海南省将加快南海资源开发,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发展海洋经济是海南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选择,也是为维护国家南海权益肩负的一份责任。”罗保铭说。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