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周观中国:"中心性"中国不追求领导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9 07: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心性”中国不追求领导权
美国《赫芬顿邮报》4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中心性
中国的复兴逐渐展开并深刻改变国际关系格局。不过,通常的政治学词汇已不足以把握中国的全球姿态,必须借助网络分析术语。因为虽然华盛顿不讳言追求领导权,但北京的行动也可以“中心性”作解释。
如果说北京拒绝听从任何外部力量的发号施令,那么中国的大战略并非取代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领袖。但是,中国怀有一种与其文明价值和历史类型相投的独特态度,它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和思想网络的重要节点,不可避免地推动世界重心的转移。
“中国”这个名字根据“中”字的一词多义被分成三个概念:“中央国家”、“中介国家”和“中枢国家”。按照定义,“中央国家”具有全方位的前景,其外交关系也是全方位的。中国不会和西方或其他任何一方谋求特殊关系,它喜欢多个力量共发展的环境。中国认可和倡导多极世界,这种格局使它能最大化中心性优势。
虽然美国自认是“无可替代国家”,“中介国家”已成为全球村的“必要国家”。在金融、国际贸易、供应链、旅游、教育方面,中国是绕不过去的伙伴,是经济增长和贸易活动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外交上,“中介国家”扮演的是“权力经纪人”角色。北京既能与伊朗和以色列同时保持友好关系,也能与德黑兰和利雅得相处得很好,这让它越来越被中东视为一个稳定因素。
中国对中心性的痴迷培养,同美国积极追求世界领导权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布道者借普世价值之名行干涉之实,到头来往往导致不和,而“中枢国家”受中庸之道感召,发展出“有意识的中立”。
中国的中心性和美国谋求世界领导权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作用各异,因此中西关系目前显著的互疑不会势必导致没有结局的紧张或演变成冲突。中国会留心与美国的企业家和创新社会挂钩,而美国如果同时试图塑造一个排斥中国复兴的世界,将是巨大的战略误判。
假如说技术缩短了距离,在全球村条件下中国文明的新生命正在高瞻远瞩,主动探索人类能和平共处、共享繁荣的新疆域。世界虽小但思想不断延伸,中国中心性的智慧与西方需求全球领导权不但有共存空间,二者互补的必要性也在提高。▲(作者高大伟,王渠译)
(责任编辑:邵希炜)
中方要美在南海争端中保持中立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6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表示,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紧张局势感到担忧。他认为,挑起事端的国家政治意图不透明,并强调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保持中立,间接向有意争取美国“撑腰”的国家喊话。
崔天凯昨天在外交部记者会上谈论中美关系发展时回答了有关南海的提问。他说,南海局势在多方努力下多年来保持平静,近两年却一直有人挑起事端,企图把南海的主权争议和航行自由混为一谈。
崔天凯表示,美国不是南海争议的声索方,不采取立场是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贯的公开立场。他说:“我们认为这样的立场是合理的。”崔天凯指出,中美就南海问题的沟通非常充分,希望这样的沟通有助于美方继续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合理、负责任的立场。
【《菲律宾明星报》网站4月26日报道】关于菲律宾与中国就中国侵入斯卡伯勒礁(即我黄岩岛———本网注)所产生的争端,美国国务院希望“通过对话和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决。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说:“总的来说,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最近在与中国方面的会谈中,都重申了要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这是我们在这一特定事件上所持的立场。”
菲指望获美国军事帮助
【法新社马尼拉4月26日电】菲律宾外长周四说,菲律宾将在下周高级会谈中寻求美国的更多军事帮助。与此同时,它对中国要求其不要将紧绷的领土争议问题“国际化”的警告置若罔闻。
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说,菲律宾正在指望美国帮助其建成“可靠的”防御体系,并希望从两国共同防御条约中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德尔罗萨里奥和国防部长加斯明将于4月30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国防部长帕内塔。
中国周三警告菲律宾不要将领土争议问题“国际化”,且不要迫使其他国家偏袒任何一方。但德尔罗萨里奥周四说,领土争端也影响到了其他国家,它们希望畅通无阻地进入这些至关重要的海上航线。他说:“我们将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对现在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并认清这对自己的国家意味着什么。”
德尔罗萨里奥并没有说明希望从美国得到哪些具体的帮助,但国防部官员早些时候表示,马尼拉将要求获得一艘海岸巡逻舰和多架F-16战斗机。
(责任编辑:邵希炜)
美媒:中国经济放缓给了美国机会
美国《纽约时报》4月25日文章,原题:增速放缓的中国,成长起来
尽管中国GDP还不及美国一半,但有超过一半美国人认为中国已成世界经济领头羊,这是个让人吃惊的错觉。过快的增速持续这么久,以至于在西方想象中,中国无可匹敌的形象超越了其实际实力。
如今,有迹象显示中国增速放缓到一个有利于美国的状态:足够快以维持它仍是世界经济的支柱,又不至快到让中国成为美国破坏性的竞争者。中国目前达到这样一个阶段:所有“奇迹经济”都显著放缓,但又不至于慢到灾难性地步。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会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当人均GDP达到5000至1.5万美元时,将停止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但鲜为人知的是,巴西、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在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后,仍旧在缓慢增长。简单说,就是经济体量越大,要保持快速增长就越困难。去年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放缓迹象开始显现:人力成本开始上涨,投资需求开始放缓。中国仍将追赶美国,但未来5至10年,增速将放缓至6%至7%。届时,中国经济体量会更大,但可能再次减速。
据预测,若美国能保持现有2.5%的增速,而中国放缓至6.5%,那美国将再次夺回领头羊地位,并至少保持到2015年。对中国增长押了大注的投资者们会寻求更安全的投资目的地。考虑到日欧增速都低于2%,全球注意力将转移到竞争力正日益改善的美国身上,资本会随之流入。中国经济减速也为美国制造业复苏打开一扇窗。美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的份额于2008年开始止跌回升,此后一直见涨。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2015年中国将失去绝大部分成本优势,进一步加速制造业岗位向美国回流。
(责任编辑:邵希炜)
美媒:中印形成新型大国对抗关系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网站4月25日文章】题:印中对抗(作者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罗伯特·D·卡普兰)
当世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时,印度和中国之间正在形成一种新型大国对抗关系,这两个国家无论是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文明底蕴方面都是亚洲的两头巨兽。印度最近成功试射能够对北京和上海进行核打击的远程导弹就是两国对抗关系发展的佐证之一。
源自地缘政治
这种对抗完全源自高科技地缘政治,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大国自身的地域扩张很少有重叠或交织的部分。尽管两国50年前在喜马拉雅边境地区打过一场局部战争,但相对来说,两国对抗的背后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历史或种族仇恨原因。
另外,虽然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区边界的划分———从西边的克什米尔到东边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本网注)———是造成双方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但这并非新型对抗关系的形成原因。新型对抗关系是军事技术进步打破距离屏障的结果。
的确从理论上讲,位于西藏机场的中国喷气式战机的作战范围覆盖了印度,而印度的人造卫星能够对中国进行监视。此外,印度能够派遣战舰进入南中国海,而中国在印度洋帮助建设一流的港口。现在,新德里和北京的国防规划者都着眼于整个亚洲版图,显然这两个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都在迅速发展军力)正在蚕食彼此的势力范围。
中国不断扩张的经济触角正把其影响力投向整个印度洋地区,体现在中国帮助肯尼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缅甸翻修港口。这也让印度不安。
因为这种对抗是地缘政治需要(基于印度和中国在欧亚大陆版图上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人口),所以对抗的背后没有情感因素。
抬高印度地位
印度与中国的对抗本身也抬高了印度的地位,这样印度就成为可以与中国相提并论的大国。印度精英阶层不喜欢别人把印度和贫穷动荡的巴基斯坦相提并论,他们更喜欢与中国联系在一起。印度的精英会对中国着迷,而中国的精英却看不上印度。这很正常,在一种不平等的对立关系中,弱者总是展现更大的着迷程度。比如,希腊人总是对土耳其人心存更大的戒心,而土耳其人对希腊人却不是这样。
中国相对于印度的固有实力不仅仅在于中国的经济规模更大或者中国的政府更有效率,它还体现在地理上。实际上,中国的汉族被其他少数民族包围。然而,北京把这些民族都纳入一个国家中,其国内安全形势是可控的。尽管中国近年不断处理与邻国的边界争端,但这些问题并不对中国构成威胁。
相反,印度长期受到不稳定边界问题的折磨,其邻国不但包括动荡的巴基斯坦,还包括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后两个弱国给印度带来许多难民问题。此外,印度东部和中部有信奉毛主义的纳萨尔派分子,其结果是:虽然印度海军能够考虑向印度洋投射军力(以此防范中国),但印度陆军却受困于该国的国内问题。
(责任编辑:邵希炜)
美国学者:中国南海战略远胜菲律宾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3日文章】题:中国战略远胜过菲律宾(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
稍早菲律宾军舰在中沙群岛黄岩岛周边海域抓扣中国渔船、渔民,被闻讯赶到的两艘中国海监船救下。13日,中国渔船全部撤离该海域。菲律宾军舰及其他船只共20余艘仍然滞留在该海域,与中方形成对峙局面。
北京既已派出王牌渔政船,赴该海域开展“常态化的”巡航执法,显示有意凸显并强化对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拥有主权的宣示,今后中、菲两国在该海域的主权争端将迈入长期化的阶段。
中国许多民众一直认为以往北京在南中国海主权维护上缺少作为。实际上,大错特错了。北京在南中国海战略博弈上,犹如“鸭子划水”,在水面上似乎纹丝不动,在水面下却是做足工夫。至少就中国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而言,北京是占尽了上风,马尼拉在战略规划上,技不如人,落尽下风,还有苦说不出。
其一是中沙群岛的黄岩岛。第七舰队撤出苏比克湾基地时,顺手把美军作为靶场的黄岩岛移交给了菲律宾,但菲律宾迟迟不实施管辖权。等到中国人在岛上陆续修建了设施,马尼拉提出抗议以后,中国外交部解释说该岛不属于海军南海守备部队统辖,仅是中国农业部实施渔政管理而已,至于岛上建筑工程施工,仅出于为渔民避风提供方便。中国人接着暂停建筑施工。在外交上采取低姿态的同时,中国在军事上寸步不让,坚决不准菲方上岛拆除建筑设施。外交风波过去了,马尼拉便对此事束之高阁。岛上建筑施工又加紧进行。马尼拉再次提出抗议,北京如法炮制,尽量缓和矛盾。总之,中国只做不说。马尼拉屡次抗议以后,岛上建筑已经大致就位,具有自卫能力,该岛及其周边潟湖已经置于中国控制之下。
时至今日,这个既成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了。马尼拉再要掀起外交风波,已经星移斗转,时过境迁了。事实上,黄岩岛已经处于中国控制之下。
其二是南沙群岛的美济礁。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中国先后在美济礁4个方向修建了13座第二代高脚屋(美济礁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具备基本防守能力。1995年2月,菲律宾政府对中国军舰抵达美济礁并且在美济礁建造军事设施提出强烈抗议。中国外交部解释说,中国在美济礁上的建筑是“为了保护在南沙海域作业的渔民的生命安全,是一种生产设施”,并强调“中方从来没有在美济礁上建立任何军事基地”。
同年5月,菲律宾军方计划用舰船把记者团载运到美济礁“实地采访”。当菲方舰船企图经由主航道驶近美济礁时,中国渔政船横堵在主航道上,宁可将船沉没在主航道上,也要将对方拦截在美济礁8海里之外,闹个鱼死网破。最终菲方舰船被拦截在外。自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初,在中国护卫舰保护下,中国人在美济礁共修建了四座三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久而久之,中国就在事实上控制了美济礁,并使之成为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一个永久性的坚强前哨。
美济礁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黄岩岛。南沙群岛200多个岛礁中,大岛如太平岛(0.5平方公里)、中业岛(0.4平方公里),或无环礁,或潟湖太小。美济礁周边潟湖面积大、水位深(25米),西南通道既宽又深,巨舰可以进出。美济礁北望中业岛,西南虎视越南占据诸岛,在工程设施完成以后,可以为至少五个已被中国控制下的岛礁提供后勤支持和实力支撑,其意义不可小看。
据此,可见中国外交部采取低姿态,虚与委蛇,让对方有台阶可下。在北京软硬兼施之下,无怪乎马尼拉徒呼荷荷,悔之晚矣。
(责任编辑:邵希炜)
西方对多元中国把握不住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4月21日文章,原题:西方没正确把握中国
有人说中国人对新秩序有着清晰统一的构想。这种看法很有问题。
尽管不少中国人对国际关系持有零和游戏的看法,但这并非主流。一方面,有迹象表明中国军方力主更快速现代化并对外采取更强硬政策。另一方面,中国外交界仍积极推动广泛的双边和多边交流。中国的民族主义声音常常是外界听到最响的。但对民族主义在对外关系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显然中国内部并无共识。中国内部对经济基本走向及与别国关系的看法也有明显分歧。比如,在汇率问题上,中国央行就与许多出口行业甚至政府机构意见不一。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上,也有激烈争论。中国互联网更是观点纷呈,既有激烈的民族主义也有自由的世界主义。有人可能说那只是处于体制边缘的网民观点。但类似的多元性也存在于更官方的中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刊物上。
这并不是说,中国精英圈内部的分歧会导致社会动乱和政治变革。但它确实挑战了一种普遍认知——中国的任务和目标是单一的。
在中国,人们对当前全球秩序的性质和该国在其中地位的看法分歧更多。决策者显然展现了对中国成就的自信和自豪。但他们对社会现状隐隐感到不确定和不安。对社会动荡、维持国家统一及经济持续增长的担心在中国内部显而易见。忽视这些会错失中国观点的两元性。
以为中国只有单一的世界观,只会加剧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它会夸大不信任,造成中国与外部世界更大的不和。相反,应承认中国的内部分歧,并据此制定相应政策。那样一来,两国关系不再是围绕诸如遏制或接触之类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两国如何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交往。比如,我们长期以来在人权问题上,以自以为是的方式对华。相比之下,若华盛顿较少谈论普世标准,更多关注法治和透明度,或许效果会更好。
要生存甚至繁荣,美中就必须合作,而不是对所谓对方的毛病大肆抨击。当今中国内部的辩论表明,中国人日益认识到这一点。当然,若认为看到中国财富及影响力增长,别国不会担心,那就太天真了。但认为对政策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人已很明确如何驾驭本国不断增强的实力,那也是非常错误的。中国正寻找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中自己的定位,这种情况下,不要忽略当前中国认知上的不确定性。▲(作者艾伦·卡尔森,乔恒译)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