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看到一个美丽、跃动的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08: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百闻不如一见,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的决心和投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勇于担当。”在为期一周的中韩媒体联合采访途中,韩国记者们发出这样的感慨。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作为友好邻邦,两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往来的同时,也希望推进能源、环保、绿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学习、交流。日前,国务院新闻办首次组织了中韩两国主流媒体的24位记者,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主题在北京、南京、常州等地采访。
政府——
积极推进减排工作
中韩媒体联合采访团在与北京市发改委有关部门领导座谈时,了解到北京市政府将“调结构、建机制”作为“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钢迁到河北,难道对当地就没有污染了吗?”韩国《国民日报》从事环保报道的记者林恒提出这一尖锐的问题。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助理姚飞回答道,“我们因地制宜进行结构调整,企业在向其他地区迁移时也在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如首钢对‘三高’(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进行了技术改进,同时迁址更靠近天津港,减少矿石等原材料运输成本,实现企业资源优化。”林恒频频点头,他说首尔也存在类似情况,不妨向北京取点经。
江苏省经济发达,但能源消耗压力很大。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汉春坦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江苏省制定的转型之路。为此,政府建立了目标责任机制、组织重点示范工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6个关键环节以推进减排工作。“将减排指标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可见政府管理者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决心。”韩方团长、《国民日报》前编辑局长李康烈对中国以机制化管理方式推动节能减排表示赞叹。
企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发展新能源汽车早已成世界共识,也是各国车企加大投资和开发的新领域。在位于北京大兴区北汽集团下属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参观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状况引起了韩国记者的极大兴趣。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产量中占多大比例?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是百分百自主吗?采访甫始,韩国记者纷纷抛出问题。新能源汽车公司执行董事林逸介绍说,中国汽车年产1800万辆,尽管电动汽车目前所占比例很小,但不少汽车企业都将其作为战略重点发展。预计到2015年,电动汽车将达到50万辆。而北汽集团已掌握整车系统集成与匹配、整车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等三大核心技术,“从设计、制造到关键系统都是自主研发”。
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有多大?对于中韩两国记者的疑问,林逸称,电动汽车一次充电23千瓦时,可行驶约130公里,而按北京工业用电标准1千瓦时电费仅为0.7元,百公里燃料费只是传统汽车的1/4。其实,电动公交车、出租车、邮政车已经在北京投入试点运营。
在采访北京公交集团充电站时,该集团副总工程师孙运刚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夏奥会期间,集团就投入电动公交车为奥运会提供交通服务,如今驶过长安街的90路车便是当时服役的电动车。“这种公交车每次换电池只需10分钟,行驶中无废气排出,绝对是绿色汽车。”孙运刚介绍说,截至目前运营的50辆纯电动公交车已累计运行550万公里,未来几年内还将有上千辆陆续投入运营。汽车无声息地徐徐启动,“没有一点儿噪音,更没有汽油味,加速很平稳……”坐在宽敞明亮的车里,记者们仔细感受着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石油燃料的消耗,零污染排放,应该是中国实现可持续、绿色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
“丽水世博会即将举行,要是也能使用电动公交车接送游客该多好。”来自《韩国经济日报》的记者朴海永感慨说。由于电池成本较高,电动汽车在韩国推广尚有很大阻力,老百姓也对此缺乏了解。《首尔新闻》记者李锡遇表示,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购买上给予的税收、车价补贴等优惠措施,为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农村——
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
在北京怀柔六渡河村采访时,记者们惊奇地发现,当地农民对小小板栗进行了全面开发,连漫山遍野废弃的栗蓬也摇身变成了生物燃料。热情豪爽的村支书王富坤向采访团介绍说,农村能源燃料有限,只能因地制宜,在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方面多下功夫。2010年,六渡河村完成了秸秆气化入户工程。利用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材料进行堆沤,形成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可燃气体——沼气,这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基本能取代石化燃料,保障了家庭生活之需。
刘金英家小小的厨房里挤满了好奇的中韩两国记者。“这火苗还挺旺。”“您一天用多少立方米的沼气?”“怎么买气?会不会泄漏?”两国媒体人围着刘金英连珠炮般提问。“我们去地里捡栗蓬送到气站,1公斤栗蓬能换购1立方米气,我家1个月大约用100立方米吧,比用煤气便宜很多。”面对这么多记者,女主人落落大方地逐一回答着问题。
南京溧水县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依靠自主研发开展节能环保也很有特色。白马植物科学基地主任陈和明向中韩记者自豪地介绍说:“这是全国首家采用地热调温的育苗大棚,其地底下打有148口深井,通过和地下恒温层的热交换,实现冬暖夏凉的空调效果,又减少了煤油燃料的污染,节能成本达到1/3。”
“真没想到中国在环保技术上投入之大、决心之重,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气候环境变化负责的大国风范。”韩国《中央日报》记者姜赞秀赞许道,此番实地采访让他感受到中国绿色经济正呈现“蛙跳式”发展态势。“没来之前我对中国的工业污染很担心,现在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绩,我看到了一个美丽、跃动的中国。”第一次来中国的《韩国日报》记者权敬盛说。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