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城市化将为未来十年中国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13: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专访:城市化将为未来十年中国增长提供充足动力——访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
新华网华盛顿5月2日电(记者 孙浩)36年前,当托尼·赛奇以学生身份首次踏上中国大陆时,并未料到此后三十余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会如此迅猛。这位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近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城市化将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动力,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解决农民工既“融不进”又“回不去”等结构性问题。
托尼·赛奇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公共政策项目负责人。为配合教学研究,他近期在哈佛大学启动了一个中国案例研究项目,以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为例来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同时他正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胡必亮合著新书《中国乡村,全球市场:中国农村发展中新集体所有制的作用》。
赛奇说,和所有国家一样,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到一定程度后将不可避免遭遇瓶颈。挑战之一是如何帮助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从“融不进城市”和“回不去农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城市资源享有者和发展红利获益者。他认为,这个问题在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农民工身上会更为凸显,因此推动“有效城市化”对中国至关重要,它将避免可能引发的社会公平和治安等问题,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挑战之二是如何对待留在农村的人口。赛奇说,中国农村较穷困人口目前主要集中于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服务业领域转移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才能有效提高农村经济产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但目前这在中国还存在难度,须尽早找到应对之道。
赛奇说:“我们看到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改革开放并未让所有群体利益均沾。他们正在进行重要尝试,希望尽快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包括将低保政策覆盖面从城市贫困人口扩展到农村贫困人口、对农村医疗保障系统进行改革等。这种再分配的理念相当重要。”
此外,和其他国家城市化历史经验不同的是,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还遭遇了人口老龄化和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赛奇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道综合性难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将于2015年至2016年面临负增长,这意味着太少劳动力要支撑太多退休人群,这对希望保持增长势头的中国经济而言是不小负担。同时,城市男女比例失衡也将引发居住、教育、工作、性疾病传播等诸多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郭彩萍)
不过,赛奇认为,虽然中国人口红利已接近底部,但中国经济未必会出现硬着陆,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原因之一在于未来还将有三至四亿人口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可为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关于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前景,赛奇提出两大风险。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在2020年降至4%至5%水平。经济增速放缓实属正常,真正的挑战在于届时中国大多数城市均将面临投资减缓、老龄化等问题。好在中国优势在于人口基数庞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可忽视,须警惕其带来的宏观风险。从融资可持续性上来看,未来中国很难继续保持对城市地区的高投资力度,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诸多问题又亟需解决。他说:“归根结底,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否实现鼓励创新、提高生产力、产业升级,以成功吸收持续增长的城镇人口。”
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地位提升,以及中美关系日益牵动全球神经,中国问题研究受到美国一流学府学者和学生前所未有的重视。赛奇回忆说:“记得我12年前来学院任教时,对中国感兴趣的同僚只是少数,但如今大多数人都密切关注中国。”
今年逢美国大选年,在外交、贸易等领域对中国展现更强硬姿态似乎是两党竞选阵营惯常策略之一。对此,赛奇认为,大选政治周期内,美国的确会出现更多不利中国的声音、姿态和行动,但竞选人真正当选后将意识到有必要保持正常化的美中关系,而中国对此类美国政治现象的理解和处理也更趋成熟。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