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奋力打造“生命力工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05:57 来源: 经济日报

  不到4年的时间,共青团留下这样一组数字:

  ——在全国建立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3800多个,派生基层团组织1.8万多个,基本实现对外出务工青年重点流出、流入区域的覆盖。

  ——累计在非公经济组织中推动建立团组织31.9万个,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3.4万个,新建团组织数成倍增长,共联系团员840多万人。

  ——推动全国90%以上的乡镇、街道完成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增加兼职团干部近40万人,其中每个乡镇街道团委增加10名左右的兼职团干。

  ——累计派出3600多名地市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5000多名高校团干部分批、接续到县级团委驻点帮助工作;团中央连续四年募集社会资金为中西部地区每个县级团委每年提供3万元经费支持。

  团的十六大以来,共青团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团的“生命力工程”,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坚持有韧劲、有创新地持续深入推进,团的基层组织覆盖有效扩大、焕发出新的活力。

  驻外团组织:

  运用乡情纽带,开辟联系新生代农民工新路径

  当前,在我国高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亿。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因为自身流动性强等因素,成为进行组织化梳理的新课题。

  2010年以来,团中央抓住乡情纽带,探索创新出一种联系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型团建模式,按照“建组织以流出地为主、流入地配合,发挥组织作用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原则,全面推进驻外团工委建设,有效实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联系和组织覆盖。

  各驻外团组织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学习成才、情感婚恋、身心健康、就业创业、子女成长、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吸引凝聚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

  非公企业团建:

  找准结合点,融入青年广泛聚集的新领域

  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是青年大量聚集的新领域,也是团建较薄弱的领域。团组织要在非公企业建得起、立得住、有活力,就必须找准团的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生产经营功能、青年普遍需求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做到企业支持、青年欢迎。

  团中央提出抓住辅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辅助企业增强内在凝聚力等6大工作切入点,围绕借助党建工作格局和工作成果推进非公团建、依托企业总部推动分支机构团建等10多条具体工作路径积极推进该领域的团建。通过培训、编发工作手册、工作案例等多种方式,支持非公企业新建团组织围绕思想性、技能性、文化娱乐性等方面开展工作,日益受到企业和青年职工的信赖欢迎。

  各地团组织还积极将各类青年自组织、青年兴趣组织等纳入联系、服务和引导的范围,加快构建以共青团为枢纽的青年组织体系。

  乡镇街道团组织:

  由“单枪匹马”到“团队作战”

  过去,乡镇、街道团的组织功能弱的现象较普遍。

  破解难题,路在何方?团中央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向编制外、体制外整合资源,采取编制内外相结合、体制内外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扩充和壮大乡镇、街道一级团委班子,广泛吸纳热爱团的工作的各方面优秀青年成为兼职团干部。

  从2009年6月起,共青团经过两轮试点,在全团推开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如今,全国90%以上的乡镇街道完成这项创新,一大批青年能人、青年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担任乡镇街道团委的副书记或委员,实现充实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渠道、丰富工作资源的目标。

  格局一变气象新。新的乡镇、街道团委由“单枪匹马”实现“团队作战”,各委员结合各自职业、特长和资源优势进行分工协作,显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学校共青团组织:

  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用

  学校共青团在团的建设和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团中央为中学、中职、大学共青团进一步明确职能、创造条件、设计载体,推动学校共青团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2011年,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出台多年来第一份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召开有7万多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对中学共青团提出围绕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开始培养综合素质、逐步养成良好品德、初步形成理想信念四个层次的育人目标找准工作切入点,注重与学科教学改革相结合,注重碎片化、分散化的活动方式。

  2009年,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对中职学校共青团提出围绕帮助学生具备必需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掌握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树立理想信念四个层级的发展目标开展工作。

  “三管齐下”激发活力:

  制度安排、工作内容设计、干部队伍建设

  抓基层就要坚持抓工作活力与抓组织建设并重,工作活力以组织建设为前提,组织建设靠工作活力来支撑。团中央提出突出抓好制度安排、工作内容设计、干部队伍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为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基层组织持久活力。

  在制度安排上,团中央联合中组部积极推动党建带团建制度的有效落实;在工作内容设计上,团中央分领域深入研究、总结梳理基层团组织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各类基层团组织的主要任务,并设计出供基层选择的工作菜单;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团中央教育引导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按照党对青年干部成长的要求,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加强学习、扎实工作、攻坚克难、锻炼作风。

  一系列新的工作机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为团组织持续有效运转、焕发工作活力创造出崭新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重心下移支持基层:

  资源向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集中

  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工作资源、工作力量向基层倾斜,如今已成为全团的共识和积极行动。2008年以来,团中央募集社会资金,连续4年每年向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东部地区的2200多个县级团委各支持不少于3万元的工作经费,累计支持2.43亿元。今年团中央正增加筹集5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团委,把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进一步向乡镇一级大力推进。

  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为对基层加强工作指导,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全团分四批共选派2890名地市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到全国2828个县级团委驻点工作,每批派驻半年。

  按照团中央的要求,一批批机关驻点干部、高校挂职干部传思路、教方法、引资源、克难题,真心融在基层、真诚服务基层。

  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正在探索和创新中得到加强,全团正在朝着“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