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奥巴马访阿塔利班送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0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2日清晨遭遇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17人受伤。爆炸前几个小时,美国总统奥巴马飞离喀布尔。塔利班宣布制造袭击,目的是回应奥巴马突访阿富汗。

  奥巴马赴阿签协议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深夜突访阿富汗,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当地时间1日22时过后,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专机,在夜幕中抵达喀布尔郊外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是他2009年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三次访问阿富汗。

  奥巴马在阿富汗总统府会晤卡尔扎伊,签署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他说:“我们两国都为这场战争付出高昂代价。”卡尔扎伊告诉奥巴马:“签订这一协议,我们结束过去10年,开启平等关系新时代。”

  卡尔扎伊承诺,协议“对任何第三国不构成威胁,包括邻国”。

  白宫方面公布协议部分内容,说它旨在使美军2014年以后能继续“训练阿富汗部队,打击‘基地’组织残余势力”。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打算2014年底以前撤出作战部队,向阿富汗安全部队移交防务。美方在协议中承诺,无意在阿富汗设立长期军事基地,不从阿富汗攻击其他国家,美方将把阿方列为“主要非北约盟国”,2014年以后提供资金,用于阿方安全部队训练、装备和行动。

  美国2014年以后驻军数量将在驻军协议中规定。双方在伙伴关系协议中说,打算一年内达成驻军协议。

  此外,奥巴马重申美军撤军计划,2011年已有1万名美军士兵从阿富汗撤军,今年夏天还将有2.3万名美军士兵启程回国,此后美军将“稳步撤退”。他说,2014年年底前阿富汗安全部队将完全接管安全防务工作。现阶段,北约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共有士兵约13万,其中美军士兵约9万。

  首都发生爆炸枪战

  汽车炸弹爆炸靠近喀布尔东部的贾拉拉巴德公路,目标是驻阿外国机构人员居住的“绿村”。

  当地时间2日早晨6时前后,“绿村”附近传来剧烈爆炸声,浓烟升起;随后枪声响起,持续数小时,其间“绿村”内传来爆炸声。

  “绿村”一处入口大门遭摧毁,前方可见自杀式袭击所用汽车的残骸。附近路面散落着鞋子、书本等,血迹斑斑。

  上午大约10时,枪声逐渐停止。

  北约组织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发言人卡明斯宣布,“绿村”内所有袭击者被击毙,“一切都结束了”。他没有公布袭击者人数。

  阿富汗内政部当天发表声明说,这次事件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袭击者和7名阿富汗平民。此外,有17人受伤,伤者包括10名儿童。

  “绿村”内居住着数百名外国机构工作人员,四周建有防爆墙,戒备森严,靠近几处北约和美国驻阿富汗军事基地。

  今年2月,大批阿富汗人在“绿村”外示威,抗议美军士兵焚烧古兰经。

  塔利班称制造袭击

  爆炸前大约3个小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专机飞离喀布尔,结束对阿富汗的短暂访问。

  塔利班当天宣布,这一组织数名成员制造这起袭击,作为对奥巴马访问的回应,目标是一处“军事基地”。

  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说,几名塔利班成员发动汽车炸弹袭击,另外几人趁机“冲入基地内”,“敌人死伤惨重”。

  “袭击意在向奥巴马传达信息:美军在阿富汗不受欢迎。我们将继续与外国军队作战,直至他们离开或者死亡。”

  分析师说,这是3周来喀布尔遭受的第二次较大规模袭击,表明阿富汗国内安全局势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4月15日,武装人员对喀布尔市中心多处地点发动袭击,与阿政府军和北约驻阿士兵激战持续18个小时。塔利班事后“认领”这场袭击,但美方和阿富汗官员认定,袭击者属于与“基地”有牵连的“哈卡尼网络”。

  □目击

  袭击者穿女装

  一些目击者回忆,塔利班成员身穿阿富汗妇女传统服饰“布卡”,接近“绿村”建筑,随后发动袭击。

  附近居民阿卜杜勒·马南说:“一辆汽车停下来,6名身穿‘布卡’的人走下来,手里拿着黑色的袋子……接着发生了爆炸。”

  □花絮

  微博(http://weibo.com)曝光行程美官员出冷汗

  奥巴马这次访问遭遇阿富汗媒体微博“狙击”,让美国官员惊出冷汗。

  阿富汗黎明电视台新闻频道1日发出微博,称奥巴马已经抵达喀布尔,将与阿总统卡尔扎伊会面。那一刻,距“空军一号”着陆还有几个小时。

  随后,有关奥巴马行程的传言经微博广泛传播。正当网络热炒黎明电视台微博时,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发出微博:“有关奥巴马总统在喀布尔的报道不真实。”

  然而,微博议论不见平息。一些网友推断美国使馆所言“喀布尔”可能不包括首都以北的美军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一些网友认定奥巴马会去喀布尔,只是还没有到达。

  奥巴马抵达阿富汗后,美国驻阿富汗使馆再发微博,自证“清白”:“我们先前有关奥巴马不在阿富汗的微博事实准确,他在那以后抵达阿富汗,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观察

  奥巴马一石二鸟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突访阿富汗,与阿总统卡尔扎伊签署美阿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分析人士认为,在阿局势仍然不稳的当下,这一协议为美方继续在阿保持军事存在、避免该国形势出现反复打开了便利之门;同时在总统大选前,奥巴马有意用此协议为自己的国防安全政策“加分”。

  继续在阿保持驻军

  奥巴马当天与卡尔扎伊签署的协议主要有八方面内容,包括美国将阿富汗定位为“重要非北约盟国”,承诺在社会经济、国防安全、制度建设等方面为阿富汗提供协助至2024年,但没有如阿方最希望的那样确定具体援助金额,而是规定美国政府将每年就此与国会协商。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安全问题专家丽莎·柯蒂斯评论说,美阿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向各方发出强有力的信息,那就是美国不会抛弃阿富汗,而将在2014年后继续在阿保持驻军,与阿方密切合作。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安全问题专家奥汉隆对当前阿富汗局势评论说,美国在阿富汗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基地”组织在阿重建避风港,如果塔利班东山再起,“基地”在阿建立一个比任何地方更大、更安全的避风港的可能性就仍然存在。

  借拉登之死拉选票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此次突访阿富汗的时机选在美国特种部队打死拉登一周年之际。在美国总统竞选全面展开的当下,奥巴马为竞选连任“加分”的意图十分明显。

  作为奥巴马本届任期内在国防安全方面最具标志性的成就,打死拉登一事近来在奥巴马连任竞选阵营制作的多部网络视频宣传片中都被提及。这些宣传片还重点突出了奥巴马在面临巨大风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作出决策的过程。白宫官员也频频就打死拉登一事接受采访,以突出这一成就。

  由于当前美国民众普遍厌战,除了突出打死拉登的成就外,在这次访问中,奥巴马还突出了他结束阿富汗战争的努力。他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在2014年后在阿富汗寻求保留永久性基地,从阿富汗撤军后,他将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到美国国内。“战争的时代在阿富汗开始,也将在阿富汗结束”,奥巴马说。

  奥巴马出访阿富汗时,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批评这名民主党籍总统把击毙拉登政治化。

  罗姆尼1日在美国纽约一支消防队与消防员和纽约市长朱利亚尼吃比萨饼。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这支消防队11名消防员殉职。

  本版均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