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财经]<知音>"没道德"不能上市?杨晨点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16: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5月4日讯(记者 王沥慷)“知音传媒寻求上市,有望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的消息在今天引发广泛争议,《北京日报》报道说引用了业内人士观点认为,《知音》杂志缺乏媒体应有的社会担当,因此不应该被批准上市。不过,《中国青年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却指出,目前各方对于《知音》的义愤填膺,不禁让人想起此前的归真堂。如果申请IPO的资格,取决于仁义道德上的“看不顺眼”,那么资本市场还有什么规则可言?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杨晨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杨晨分析说:“我认为证监会的发审委不会根据杂志的道德底线决定它到底能不能够上市,这跟归真堂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归真堂应该说是涉及到了动物保护,更涉及到了权益,但是《知音》这个杂志更多的是从内容方面,我个人感觉不是什么太重要的问题。”
杨晨继续说到:“至于前面讲到的《知音》杂志的读者群跟所谓的精英文化产生差别,我不是特别认同。毕竟社会的精英是少数,社会制度的发展光靠精英也不行,得多元化。举个例子,在英国其实最受欢迎的报纸还真是追逐明星隐私,有个叫《太阳报》,《太阳报》的发行量和热卖的程度超过《泰晤士报》这种主流媒体。人的精神世界各种各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够去干涉读者对于内容方面的追求。所以我们觉得胡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但从资本市场来讲,不应该过多的干涉人家主营业务是做什么的。”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知音传媒寻求上市,有望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的消息在今天引发广泛争议,“知音上市”也成为了今天的搜索热词。《北京日报》报道说,《知音》杂志创刊至今,27年来一向通过大量复制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来抓住读者,虽有自己的读者群体,甚至形成了所谓的“知音体”,但却与精英文化形成对垒。业内人士认为,《知音》杂志缺乏媒体应有的社会担当,因此不应该被批准上市。而曾经与《知音》杂志有过官司的作家毕淑敏更是表示这家杂志缺乏道德底线。
不过,《中国青年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却指出,目前各方对于《知音》的义愤填膺,不禁让人想起此前的归真堂。如果申请IPO的资格,取决于仁义道德上的“看不顺眼”,那么资本市场还有什么规则可言?文章认为,“道德归道德,市场归市场”,毕竟股市不是一个高尚的道德领域,合法赚钱才是最后的底线。
【点评】杨晨
【追问】同样股市方面,除了知音上市,这两天还有一个热点,就是淡马锡转让了中行、建行H股股份,筹集资金24.8亿美元。您觉得我们A股投资者该怎么看待这个消息?
相关文章:
[我财经]林耘:不应该让房贷优惠搅动楼市
[我财经]林耘:部委披露预算就像"脱衣服"
[我财经]铁道部为何负债将近7亿?林耘点评
[我财经]5月是购房最佳时机?张捷:还可以
[我财经]张捷:无政策配合 A股难上2500
[我财经]张捷:靠旅游解决地区贫富差距并不合算
[我财经]张捷:A股还有最后一跌
[我财经]杨晨:债券投资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
[我财经]杨晨PK《货币战争》宋鸿兵:白银不是贵金属
[我财经]杨晨:我国经济目前有点滞胀
[我财经]杨晨:短期内黄金投资价值不明显
[我财经]2012年1月—4月版
[我财经]2011年版
(责任编辑: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