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超级巨星们卖座力消退ing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6 04:10 来源: 信息时报

  

超级巨星们卖座力消退ing
威尔·史密斯已有3年多没有新作问世,这次的《黑衣人3》能否证明他仍是那个吸金力很强的超级明星呢?
超级巨星们卖座力消退ing
汤姆·克鲁斯今年暑期档带来的是转变形象的《摇滚年代》。
超级巨星们卖座力消退ing
只要一与老搭档蒂姆·波顿合作,约翰尼·德普的形象就回到老路上去了。

  好莱坞当年有一批片酬超过2500万美元的超级巨星,他们的确在暑期档大战中给片商带来了相当亮眼的票房。然而翻开今年好莱坞暑期档的重头电影中,这些以前暑期档的主力出现的身影可说是屈指可数,而且近年他们主演的电影能够挤进北美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的已越来越少。换句话说,这些超级巨星们的卖座力正在消退中。

  □专题策划/撰文 温金良

  近期的华语影坛,最热的话题当属“抗坞”,话题的引爆点当然是3D版《泰坦尼克号》和《超级战舰》两艘好莱坞“大船”挤压国产片,电影圈中人和看客都为国产片想出各式各样的“抗坞”方子,其中共鸣声最多的点落在涨势凶猛且呈虚高之势的明星片酬上。于是像“零片酬入股拍片”广被人热议,究竟它能否助推国产片对抗好莱坞大片的战力?一时半会肯定不会有答案,最明智选择还是让明星片酬由市场来决定。

  超级明星吸引力不如以往

  几年前,每每说到好莱坞暑期档的重点影片,那些“2500万俱乐部”的超级巨星的作品往往是第一时间被勾出的。然后在今年暑期档被看好电影中,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3》、约翰尼·德普主演的《黑暗阴影》属于此类,但他们肯定不是今年暑期档吸金力最被看好的作品。而从威尔·史密斯的身上,又正好看能出近年超级巨星们有迹可寻的消退轨迹。当年,拿过2500万美元片酬的超级明星都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名字,像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金·凯瑞、梅尔·吉布森、哈里森·福特、马特·戴蒙、迈克·迈尔斯、亚当·桑德勒等,而茱莉亚·罗伯茨是“2500万美元俱乐部”中为数不多的女演员之一。

  在这些超级明星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威尔·史密斯竟然有3年多时间没拍一部片。从1996年以《独立日》超过3亿美元的票房创下个人演员生涯最高票房纪录以来,威尔·史密斯在其后十多年间票房成绩一直都保持得很稳定,2002年的《黑衣人2》、2007年的《我是传奇》以及2008年的《全民超人汉考克》都能挤进当年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强,而2003年的《绝地战警2》和2004年《我,机器人》也有过亿美元的北美票房。然而,威尔·史密斯在2008年突然间不拍片了,直到今年才有新作《黑衣人3》。3年多没拍戏的威尔·史密斯,在片商眼中照理说还是很有吸引力,毕竟他没有拍过砸自己招牌、票房惨不忍睹的作品,或许最好的解释是电影之外的因素牵扯了他的精力,除了他一心为儿子贾登·史密斯(与成龙拍过《功夫梦》等)铺电影之路外,他与演员妻子贾达·萍克·史密斯屡传离婚也让他分心不少。

  与威尔·史密斯一样有着漂亮往绩的约翰尼·德普,是这批超级明星中为数不多一如既往在片商眼中仍很吃香的。以他为灵魂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一连4部、每部都能卖出超过2亿美元票房,尤其是2011年的《加勒比海盗4》,没有“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和凯拉·奈特莉等明星绿叶的相衬,约翰尼·德普仍然能让《加勒比海盗4》保有足够的生机,再拍下去也不会落下太多的骂声。反观,像金·凯瑞、迈克·迈尔斯这些曾经有着辉煌票房的喜剧明星是最早被片商们“抛弃”的,金·凯瑞在2003年带着珍妮弗·安妮斯顿一起演的《冒牌天神》位列当年年度票房排行榜第5位;而迈克·迈尔斯的《王牌大贱谍》系列三部曲年年都大收。然而喜剧比起其它暑期档类型片毕竟更看重创意,没点子光凭一张老脸是吸引不了观众入场买单的。当然,像汤姆·汉克斯、梅尔·吉布森这类艺术片与商业片通杀的大腕,没了商业片的青睐,有超一流演技傍身的他们还是能在艺术片领域去追逐,只是梅尔·吉布森的场外负面消息多如牛毛,近期能翻身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另一个汤姆——汤姆·克鲁斯,也经历了几年的消沉期,去年底才靠着《碟中谍4》才挽回了点面子,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他的《碟中谍4》竟然没有像前三部一样选择在暑期档上映,而是选择在圣诞档上映,难道阿汤哥已开始服老了?

  当然,这些“2500万俱乐部”成员绝大多数时候都握有主动权,甚少会被片商摆上台。不过也有片方强势换血的,如马特·戴蒙主演的《谍影重重》系列好评如潮,他也在拍《谍影重重3》拿到2500万美元片酬,不过到了今年的《谍影重重4》,电影公司就全部推倒重来,换了新导演也换了新演员,由杰瑞米·雷纳上马。另一个与马特·戴蒙有着相似命运的是托比·马奎尔,虽然他不是“2500万俱乐部”成员,他也因《蜘蛛侠》系列片酬水涨船高,到第三部时已拿到1750万美元片酬外加5%的分红,到了第4部时,电影公司也是推倒重来,换了更年轻、更对年轻人口味的安德鲁·加菲尔德。当然,电影公司这样的换人省钱招是把双刃剑了,观众认可则能延续系列的生命力,财源自然滚滚来;反之,则会陷入再推倒重来的坏循环之中。

  技术流是真正推动力

  当超级明星的号召力日益减弱的当下,什么才是卖座利器?当然,续集电影当道、漫画超级电影等等都已经是持续了数年的现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像克里斯托弗·诺兰最后一部蝙蝠侠电影《黑暗骑士崛起》、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3》、布鲁斯·威利斯的《特种部队2》、以及《谍影重重4》和《神奇的蜘蛛侠》,以及动画片《马达加斯加3》和《冰河世纪4》等等,都是今年暑期档的重头戏。

  在这些续集电影和漫画超级电影当道的背后,可以看出科技力才是好莱坞电影能够横行全世界的利器,3D技术是最新的例子。暑期档打头炮的《复仇者联盟》也穿上3D的时尚外衣,影片前中期对钢铁侠、雷神、绿巨人浩克、美国队长、黑寡妇以及鹰眼之间边斗边调侃,都是为最后的终极大战作铺垫,如果没有了最后那场超级大战,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用有点闷来形容《复仇者联盟》。说白一点,这样的终极大战场景现在也只有好莱坞电影才拍得出来,其他地区的电影即使花得起这个钱,也没有这么强大的技术力。

  同时,科技力的快速提升也使得动画电影面世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动画电影的票房吸金步伐也随之加快。正如动画界领头羊皮克斯在2006年的《超人总动员》之前,平均要花两年时间才推一部新作品,而从2006年起,皮克斯每年都有一部新作问世,这其中除了《赛车总动员2》的口碑不尽如人意之外,部部都是口碑与票房双丰收,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更是成为年度票房排行榜的冠军,北美超过4亿美元、全球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成绩绝对是令人咋舌的。

  虽说技术流是好莱坞电影通向全球的有力保证,但就北美票期档而言,技术流电影并不代表就能保证赚钱,亏钱的技术流电影比比皆是。而真正能赚大钱的还是得靠眼光,每年暑期档最赚钱往往是那种事先不为人知、事后一鸣惊人的喜剧电影。远一点可以说到2002年的《我盛大的希腊婚礼》,区区500万美元的制作费最终换来的是北美超过2.4亿美元、全球破3亿美元的成绩,电影公司不赚到偷笑才怪。近一点则有2009年的《宿醉》,3500万美元的制作费换来全球4.6亿美元的票房;还有去年的《伴娘》,也是3250万美元的低成本换来全球近3亿美元的票房。至于,今年暑期档能不能出现像这类电影的大黑马?电影公司肯定都预备了这种口味的菜式,反正这种黑马是很少能预测得到的,唯有拭目以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