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的启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01:3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陆文磊

  金融市场每天都出现用传统投资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远比基本面要素的波动大得多,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不管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都经常会出现金融资产价格长期持续偏离基本面价值的现象。这些在传统理论看来难以解释的现象,却是投资者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对“理性人”的假设。凯恩斯曾经说过“很难明白理性人是如何进行投资的”,巴菲特也用“市场先生”来概括股票价格短期内的难以捉摸,可以说,我们每天面对的市场波动,是掺杂了诸多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变化的结果,而行为金融学,也正是将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投资理论中,从而给我们理解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行为金融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发是对预期的理解。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离不开预测,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在做预测时会表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心理倾向:一是投资者在预测时会受趋势的影响,不管是市场本身的趋势还是基本面因素的趋势,人们倾向于从看到的趋势中形成外推预测;二是投资者在进行量化的精确预测方面会表现得过度自信,这两方面的心理学倾向结合在一起,很容易造成预期的过度乐观或悲观。因此,根据趋势的运行程度对市场一致预期做一些反向的纠正是很有必要的,趋势运行的时间越长,对市场一致预期的可信度就应该越警惕。

  投资者在对金融资产估价的时候喜欢寻找参照物或标准,并且因为这些标准的不同而导致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偏差,这也是行为金融学发现的一个重要心理倾向。我们在投资中,经常有意无意去寻找参照对象,新股定价时,相对估值法是最为常用的,很多主业较为特殊的公司在IPO的时候,尽管很难找到直接可比的公司,但市场也会尽可能地寻找可比公司进行定价,而很多研究报告也经常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参照,以这些国家的经验来作为投资的依据,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这难免导致对资产定价的错误,因此,在这方面给我的启示是,在以某些参照物或标准为基础来作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要更多关注类比背后的逻辑和可比性,要尽量避免“A是什么,所以B也应该是什么”这样点到点的直线对比逻辑,另外,对于流动性差、可比对象少的资产,用相对估值法进行定价就越应该谨慎运用,因为这些资产更容易受参照物的影响而出现错误定价。

  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时刻需要信息支持,行为金融学发现,投资者在处理信息时会表现出一些有意思的偏好,即大部分投资者都倾向于选择支持自己结论的信息,对意见相左的信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充耳不闻,尤其是当市场的运行方向与自己的投资决策不一致时,这种倾向会更加明显。简言之,投资者要否定自己是非常困难的。行为金融学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的启示是,在投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与自己的投资决策相反的信息,同时尽量避免与自身观点类似的人做过多的交流,以免互相强化。

  行为金融学给我的第四个启发是在管理风险方面,研究发现,人们对盈利和亏损的处置心理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偏好确定的利润,而对于已经出现的亏损则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这被称为“处置效应”,这样的心理倾向造成的结果是,人们往往会急于卖出盈利的资产,而对亏损的资产则听之任之,任由损失进一步放大。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他们在说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