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理想和现实间寻找平衡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07: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5月7日,普京第三次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普京4年前离开总统宝座时,以其个人威望和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政治实力,完全有可能修改宪法中有关总统不得连任一次以上的条款。普京以“呵护宪法”为由,选择暂别克里姆林宫,以总理的身份继续为俄罗斯服务。仅从这一点看,普京接手的国家同过去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有其稳定性,但现实的明智选择同样不容忽视。
在世人眼中,普京是一个超级现实主义者,普京本人对其现实感也毫不回避。面对苏联解体留下的乱摊子,身处艰难的转型期,务实理应成为俄罗斯政治家的底色。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处理敏感的利益调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捍卫大国地位,这一切都容不得丝毫浪漫,不能有任何闪失。领导力和执政力分散,不仅是政治家个人的悲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国家混乱的同义语。
普京是位线条丰满的政治家,其身上同样有理想主义一面。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普京强调法制的尊严、政党体系的健全和公民社会的活力。2000年,普京首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时,曾提出过“向西一跃”。普京认为俄罗斯文明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让俄罗斯成为欧洲“平等一员”是其重要的外交理念。
俄罗斯是一个直至20世纪初才摆脱沙皇统治的国家。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统治力的绝对强势备受推崇,甚至被抬高到治理国家重要手段的地步。正是基于这一政治传统,俄罗斯不少政论家在总结普京第一个总统任期“成功秘诀”时,讲过类似这样一段话: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拥有“双保险”,即精英阶层的敬惧和老百姓的热爱。前者指“金融寡头”和一些大实业家有在苏联解体前后侵吞国家资产的道义污点,后者指生产的恢复和油价高启让普京拥有改善民生的资源。
历经两个总统任期并担任了一届政府总理,普京重回总统宝座,这恐怕已不是简单的“两点论”所能解释的了。研读托尔斯泰等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不难发现还有一种思想同样备受推崇:俄罗斯人民之所以跟着强有力的领导走,是因为他们愿意跟着走。这一思想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有相通之处。普京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领导国家走向富强并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护。
同普京第一次、第二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时相比,今日俄罗斯已有相当大的不同。随着国家实力发展壮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俄罗斯已经步入发展新阶段,社会诉求也在发生很大变化。渴望国家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俄罗斯各界对政府运转效率、法治环境、权力分级、权利分享和公民参与给予更多的关注。应该说,这也是普京在第三个总统任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是对民意的顺应,也将推进俄罗斯转型进程并为俄罗斯实现现代化注入更多的活力。
对外关系方面,俄罗斯表明将继续坚持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政策。在处理同西方关系时,利益的博弈固然是重大现实课题;相对而言,获得西方对俄罗斯国家治理与社会运转方式的认同感,是更具长期性的挑战。没有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是无所作为的,而没有理想主义的实用主义又是毫无意义的。尼克松的这句名言或许有助于西方国家理解俄罗斯在理想和现实间寻找平衡点的作为。
普京此次竞选总统期间发表过多篇纲领性文章。在外交篇中,普京充分阐述了对华关系。在这位政治家看来:中国经济增长绝不是威胁,是俄罗斯“经济之帆”乘上“中国风”的机遇;俄罗斯和中国将继续相互支持,共同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俄中两国建立的关系模式前景广阔。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不断巩固睦邻友好,扩大互利合作,深化战略协作,对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振兴,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中国愿意和俄罗斯一道,努力把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水平。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