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产品重回百亿时代 细分市场显山露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03:1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徐皓

   近半个月来集体冒头的4只“大块头”新基金着实让业界为之一震。

   距上次密集出现百亿基金的2009年已经时隔两年半之久。虽然经过2011年的低潮,今年基金发行市场出现局部回暖,但大部分新基金仍苦苦挣扎在10亿线上。

   大受欢迎的是两类受众完全不同的基金。募集规模193亿的嘉实沪深300ETF和330亿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认购者主要集中在机构,户均认购数分别达到22万份和50万份。而首募182亿份的华安月月鑫和244亿份的汇添富理财30天则是瞄准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1只沪深300ETF让华泰柏瑞基金公司规模翻了两倍,1只短期理财产品让汇添富基金规模一举冲近前十。这给业界带来不小的振动,对于细分需求背后的巨大市场,也由此实实在在地显现出来。

  创新是市场的永恒主题

   纵然超高规模之下多少带有行政命令和佣金刺激带来的水分,但也与产品本身的价值密不可分。随着基金经理标杆性人物王亚伟作别公募基金业,这些并不依靠明星基金经理而大获成功的产品无疑为行业带来了一丝安慰和方向。

   “王亚伟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随着未来基金业规模扩大,一定是集团式作战,而非个人单打独斗。”有基金公司高管如此设想。

   事实上,此次沪深300ETF以及创新型理财型基金均是集公司之力,各个部门环环相扣协作推进的成果,而基金经理只是最终执行投资方案,对于产品发行成功所起到的效应相比传统产品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创新对于基金市场的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正中市场需求红心的创新才是这两类产品获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沪深300ETF是首只跨市场ETF,无论作为基础配置还是配合股指期货均需求巨大,它的出现填补了工具型产品的一块空白。而理财型基金则满足了投资者要求稳定可期收益的这一心理需求,虽然在投资上谈不上深远创新,却在形式上契合了投资人的行为模式。

  工具型产品需求仍待挖掘

   市场与投资者是相互教育的过程,近年来对应工具型基金产品的认知和需求都在迅速提升。

   ETF作为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和交易工具,在2009~2011年间资产规模由662亿元上升至786亿元,占指数基金比例由19%上升至25%。“ETF和普通开放式基金相比,可以用到的玩法更多,而且还在不断挖掘的过程中。”有基金经理表示。

   此外,分级基金也迅速在这两年得到市场认可,不断扩容,资产规模由33亿元发展到178亿元,资产规模占指数基金比例由1%上升至6%。但是同时,整个基金行业资产净值规模却是在不断下滑,可见工具型产品在低迷的震荡市中仍具有需求。

   另外,流动性管理工具货币基金近年来资产管理规模仍保持高位,以13%的市场占比仍排在债券型产品之前。

   未来工具型产品仍是基金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部总监助理汤弦在参加“首届中国ETF圆桌会议”时表示,现有ETF资产类别只局限于股票资产内,希望基金公司未来能开发出债券ETF、货币ETF、另类投资的ETF。

   因为一些基础设施和市场通路等问题,这些品种仍在研究中,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汤弦表示,“基金公司的投研力量不是选择一个股票的能力,更大程度上投研能力应该在于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解决这些产品问题的能力。”

  理财型基金未来独占一类?

   “希望今后随着更多类似产品的发行,理财型基金能单独成为一支类别的基金产品。”汇添富理财30天基金经理曾刚表示。而目前,理财型基金仍旧划归在“债券型”产品的大类中。

   两只理财型基金的热销也让其他基金公司蠢蠢欲动,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有兴趣开发类似产品。

   经过银行理财产品习惯培养的投资者,对于一个有明确参考收益率的产品具有习惯性偏好。而这却是此前基金产品所被限制披露的。

   经过产品设计的创新,华安月月鑫成为首只被允许事前披露参考收益率区间的试点产品。由于采用全新的信息披露方式,而被证监会单列于“固定组合类”信披通道。

   同时,华安月月鑫和汇添富理财30天的产品形态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还有诸多类似之处。均在一定期限内封闭运作,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风险较小,收益可期。其中,华安月月鑫有固定组合、可预期收益率的特点,而汇添富理财30天虽然没有事先公告的参考收益率,但在渠道销售过程中也会私下给出一个参考收益率。

   去年末银监会叫停了一个月内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华安月月鑫和汇添富理财30天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市场旺盛的需求,受到渠道的积极响应。

  固定收益类产品升温

   除了上述产品,今年以来一些细分债券型产品也在默默发力,而不少基金公司也意欲开拓固定收益类品种市场份额。

   经历了2011年基金发行市场整体低迷之后,今年开始出现局部回暖,其中固定收益类品种发行远优于权益类产品,个别债券型基金发行更是创下新高。

   今年一季度,债券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接近16亿份,而股票型和QDII等产品平均首募规模仍在个位数。从具体产品来看,继广发聚财信用45.04亿、民生加银信用双利50.29亿的不俗成绩后,日前成立的易方达纯债又以84.01亿份刷新了自2010年以来债券型基金的发行纪录。

   易方达纯债基金经理马喜德表示,纯债基金收益完全来自债券投资(不包括转债),预期风险更小,是风险收益定位更加明确的产品。经历了前期股市、债市的大幅波动,这一类产品也更加受到市场认同。

   此外,一些为机构投资者打造的细分投资标的次新基金也脱颖而出。去年四季度发行的富国产业债基金和华安信用四季红均是为机构定制的产品。虽然首募规模不大,但随着机构在封闭期后持续申购,截至今年一季度,两只基金规模分别膨胀了10倍和5倍,均已接近30亿份规模。

   而从目前排队候批的基金产品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开始成为主流,在投资标的和投资形式上的创新不一而足。南方基金打出的系列绝对收益债券基金产品和易方达债券指数类产品均颇具看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