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应急能力的检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06:57 来源: 经济日报本报记者 钟华林
在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和“5·12”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前夕,四川省举行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
这次演练假想背景是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5月11日再次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崇州市街子镇,“地震”还波及断裂带上的德阳、绵阳等相关地区,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毁,大量群众受伤亟待转移。
演练从5月11日下午2点开始。位于崇州街子镇的主演练点内,突然浓烟滚滚。一场8.0级特大“地震”再次发生。“震中附近地区通信、交通中断,情况不明,形成‘孤岛’。”接到地震灾情报告后,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迅速召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研判,做出4项决策部署,调派救援力量迅速驰援,并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救灾。
整个演练分为指挥部决策部署阶段、增援力量集结拉动阶段、抢险救援阶段和总结评估阶段。演练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救援力量从水、陆、空三方面迅速向演练假想的地震中心成都崇州市街子镇集结,演练动用了包括直升机5架,救援车辆、冲锋舟、防化特种设备等各类装备机具863台套,其中包括世界领先的音视频生命探测仪,这种探测仪能够监听到被困者的微弱声音,并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采用红外线进行视频侦查,其可视距离能够达到5到8米。
同时,“灾区”基层干部和志愿者正组织千余名群众和学生向安置点转移。临时安置点已经搭建了150顶群众生活帐篷,设置了救灾物资储备发放库、医疗点、警务室等场所,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演练持续约4小时。分演练点江油市九岭镇、绵竹清平乡,分别开展了堰塞湖除险、地质灾害应急避让的次生灾害处置演练。
此次演练进一步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和方法,把演练作为最生动、最直接的防灾救灾培训全面推行,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自然巨灾的能力。
演练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培训方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这是一次在全省范围内举行的大演练活动。演练范围广、科目多、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演练针对性强,在四川省属于首次。大演练活动总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省、市(州)、县(市、区)分别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演练或应对本区域易发频发灾害的集中演练,着力提高公共救助能力。二是组织以学校、企业、社区群众性避灾避险疏散和集结逃生演练,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