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历尽沧桑 昔日辉煌不复存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06:56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历尽沧桑昔日辉煌不复存在
楚天金报讯 图为:曹正兴刀具的后人曹文显向记者讲述祖辈创业的艰辛

  □策划/李昌建 文图/本报记者海冰 蒲哲

  “老字号”是一个城市珍贵的财富,但因种种原因,他们中有的已经衰亡,有的还在挣扎,有的涅槃重生。这些“老字号”的经验、教训,对当今商界营销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报今起推出《江城“金字招牌”沉浮录》,聚焦曹正兴刀具、白海记旗袍、老通城豆皮、马应龙药业、大中华酒楼等,那些或渐行渐远,或重焕新颜的面孔。

  质量+信誉+成功营销=品牌

  “金字招牌”来之不易

  “像很多‘老字号’一样,创‘曹正兴’这个牌子不容易!”5月2日,记者辗转联系上曹正兴刀具的后人曹文显,76岁的老人提及祖辈苦心经营创下的品牌时,不无感慨。

  清道光年间,曹文显的曾祖父曹月海和亲戚从黄陂老家来汉谋生,盘缠用完后,几天未进食晕倒在地,后在一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始挑担子打铁做刀具,勤扒苦做很久,在汉水边搭个棚子做。

  曹文显说,“曾祖父很有经营头脑,那时就懂得营销”,起初销路不好,曾祖父把生产的刀送到肉案上,请屠户们先试再买,就这样,声誉逐渐起来了。有了一定积蓄后,曹文显的祖父辈在张美之巷(今民生路)开了个前店后厂的作坊,店名即是“曹正兴”。“最兴旺时,24名工匠围着六盘红炉不停生产,仍供不应求。”

  深知创业不易,曹家人很爱惜“招牌”,每把刀具出厂前,都要由“掌桌”(即资历最老的师傅)一把一把地检查,质量不合格的,要回炉重新锻打。“除了重质量、营销外,‘曹正兴’还讲信誉。”曹文显称,他小时候,看到曹正兴刀具的招牌上有八个字,即“夹灰转口,包掉回换”,相当于现在的质量三包,只要顾客拿着残次品来店,店里会连忙换同样型号的新刀给顾客,并表示歉意。“不光‘曹正兴’,很多‘老字号’早年对产品都是精益求精,同时很注重创新”,武汉市商务局服务业及老字号企业振兴处一负责人介绍道。譬如,另一名黄陂人白海山于1938年创建“白海记”旗袍,将传统旗袍改良为滚边、嵌牙、紧身旗袍,并不断紧追形势改进,使其成为风靡武汉三镇数十年的招牌。旗袍制作要“掐斤掐两”,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做出的衣服才能宛如人的第二道肌肤,白海记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能把牌子做砸了”。

  没落“老字号”也曾盛极一时

  如今多只留华美记忆

  “民间曾有‘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张小泉’之说”,“曹正兴”质量过硬,加之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最鼎盛时曾名噪长江中游一带。”曹文显自豪地称,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外地客商一下订购了2000把刀具,工匠们加班加点地赶制,成堆的刀具堆得院内无处下脚。

  事实上,如今没落的老字号都有过盛极一时的辉煌,拿“白海记”旗袍而言,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它都是老武汉人心中一段华美的记忆。“白海记”最火时,不仅闻名江城,上海、南京等地的贵妇也纷纷慕名而来,还有不少从香港专程来武汉定制旗袍的客户,随着“白海记”的出口,声名更是远扬海外。

  提起“老字号”,餐饮业不得不提。老字号中餐饮企业占大头,据专家考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南京、安徽等地厨师大批来汉开馆,加之武汉城市人口陡增,餐饮业盛行一时,许多餐饮“老字号”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老字号”处于鼎盛期,餐饮“老字号”曾占武汉餐饮业的半壁江山。

  其中,最知名的,当数被毛主席称赞过的老通城豆皮,其制馅、煎制等都相当考究,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煎出的豆皮才会外脆内软、油而不腻。“老通城”出名,除了其独具特色的“三鲜豆皮”外,还因它与名人结缘。毛主席曾两次亲临老通城,在品尝了“三鲜豆皮”后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其后,光临过老通城的名人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国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等,这些名人的照片曾挂满昔日老店的四壁,老通城一度成为外地宾客对武汉的别称。

  但如今,“武汉老字号总体而言,发展不尽如人意”,武汉市商务局服务业及老字号企业振兴处一负责人称,外地老字号,像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等,已与城市融为一体,在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武汉,这样有影响力的老字号还很少,缺少龙头企业,缺少品牌效应,餐饮“老字号”,与当下新兴的“新字号”相比,其产值堪称微不足道。

  往昔繁华已成云烟

  “老字号”后人无力回天

  “‘曹正兴’的兴衰,与国家命运、历史风云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及曹正兴刀具逐渐败落,其后人曹文显这么总结道。他介绍称,1938年武汉沦陷后,张美之巷整条街的商铺都被日本人没收,曹家人顾不得烧得正旺的六盘红炉,各自逃难。抗战胜利后,他祖父辈的四兄弟陆续回汉,但已无力将之前的家业恢复起来,为了糊口在汉口四条里份口各自开店。经一番经营,生意又重新兴隆起来,但很快,解放战争来了,致使其生意再度萧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私合营后,“曹正兴”的招牌交给国家,曹文显的二哥和侄儿到厂里上班,其他兄弟靠刻苦读书有了别的工作。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工厂存在经营不够灵活、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市场放开后,随着新兴改进的刀具纷纷涌现,“曹正兴”很快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变得奄奄一息。

  1996年,当时“曹正兴”的厂长找到曹文显的二哥,问他想不想把“曹正兴”的招牌收回去。曹家为此召开家庭会议,起初,曹文显还是蛮有信心,但仔细盘算后发现,收回招牌和以前的老门面,竟需几百万元的资产,同时,各地新兴刀具质量已很高,要生产必须改善设备,相当于重新创业,他们感到无能为力,这事就这样搁置了。

  “现在,‘曹正兴’的招牌已不值钱了。我们这一代从没有过亲身生产体验,对‘曹正兴’这个昔日金字招牌的没落相当惋惜,但要说切肤之痛,则谈不上,更别说我的晚辈们,他们对‘曹正兴’知之甚少。”曹文显客观地说。

  另一老字号“白海记”因改制不彻底等原因,至今仍在垂死挣扎,记者辗转联系上白海记时装厂厂长许鄂川,他在电话里伤感地说,“厂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记者侧面了解到,老“白海记”人还是希望能将商标转让,让“白海记”这个品牌延续下去,但已感到力不从心。

  但对这些没落的老字号,很多人仍有一些遗憾。前些年,有一名旅居欧洲的华侨,要定制2000件“白海记”旗袍,当托人辗转找到其厂址,发现其已停产,依稀可见的招牌残破不堪,为此很是伤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