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不该消失的风景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07: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报刊亭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为民、便民、惠民等重要的服务功能。它不仅不应该消失,反而应在城市生活中承担起更独特角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街头林立的报刊亭是老百姓购买报刊和书籍的重要场所,而近期有关报刊亭拆除的消息频频进入公众视野:郑州计划拆除全市421个报刊亭,南京报刊亭消失近半……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统计,2008年至2011年底,全国邮政报刊亭共被拆除9508个。
报刊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为民、便民、惠民等重要的服务职责。2000年,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等六部门曾经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地要把报刊零售亭建设作为综合便民服务窗口和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规划,通盘考虑。有计划地在城市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兴建一批式样美观、相对稳定的报刊零售亭。”由此可见,报刊亭不仅远远没有过时,反而应在城市生活中承担起更独特角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报刊亭是主流媒体贴近群众的最直接的渠道,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信息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全国邮政报刊亭每日零售中央、省、地市三级党报党刊达16万份,使基层干部群众更方便地购买到党报党刊,从而扩大了党报党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
其次,报刊亭是现代城市的“文化驿站”。到报刊亭购买报纸、杂志,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久而久之报刊亭则成了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刊亭不仅仅提供文化更涵养文化,培养人们的文化习惯。邮政作为我国报刊发行的国有主渠道,在邮政报刊亭销售畅销报刊达2700多种,同报刊亭相结合,为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再次,报刊亭还是服务百姓的“便民亭”。以前的报刊亭给大家的印象多是能买到报纸和杂志,关键时候还能问路。近年来,中国邮政致力于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报刊亭的便民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全国共计5300个邮政报刊亭安装了信息化终端设备,实现了缴费、购票、充值、充电等服务,有的还安装LED显示屏,为政府免费发布公众信息。如今的报刊亭成了百姓家门口名副其实的“便民亭”。
对于一些地方拆除或正在拆除报刊亭,各地管理部门或许都有一定的缘由。但如何让报刊亭与城市发展更和谐,打造成政府认可、群众满意的文化设施?无论是相关管理部门还是邮政部门都应进行深度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绝不能“一拆了之”。
报刊亭作为市民消费信息、资讯和其他文化产品的一个主渠道,因其不易监管容易滋生乱象,但如果规范得当则不仅会成为便民、利民的有力工具,也更容易赢得市场和社会的双重效益。所以做好报刊亭的规范和监管,培育具有多重功能的报刊亭,并融入民生、融入社会,就能使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能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的象征。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