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吕新雨:每一样食物都有人的故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3 00: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孙行之

  “舌尖上的中国是乡愁、乡土中国的味道。”复旦大学教授吕新雨这样评论《舌尖上的中国》。

  去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成立。在此之前,陈晓卿便向台里上报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选题。从纪录片去年3月开始拍摄到今年播出期间,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人们面对食物内心不禁疑虑重重时,《舌尖上的中国》重新激起了人们对于中华美食的眷恋与热情。

  “中国纪录片发展”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吕新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她曾著有《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记录与遮蔽》等。在吕新雨看来,《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的食物究竟从何而来?“纪录片中的食物显然不同于城市中超市和餐厅里的食品。它们不是来自工业流水线,而是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和地域特色。这些食物上有人的温度。”吕新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道。

  第一财经日报:这部纪录片去年三月开拍,此后恰恰食品安全问题给公众带来极大困扰。现在,这部关于中华美食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你怎么看它的社会影响?

  吕新雨:这部纪录片的立意与“食品安全”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它开辟了一个新的向度:它让人们知道我们今天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对传统美食的回归,客观上带给我们一些关于传统美食的反思。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食物,将人放在自然的背景下,而且,这个自然是地方性的。从最南方到最北方,每个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从水边、田间,到高原、大海,这些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这部纪录片把这种地方化的生活方式挖掘出来了。

  日报:一些海外的优秀纪录片倾向于用镜头说话,很少使用解说词。同时,中国的一些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如范立欣,他的《归途列车》也偏向于用画面来表达。反观央视的一些纪录片,解说词好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背景声音。对于这两种取向,你怎么看?

  吕新雨:这两种方式不存在“好”和“不好”。而是一个功能以及导演对风格选择的问题。这个纪录片因为要在电视台播出,本身又带有比较强烈的立意。所以这种风格的选择很合理。但是,如果说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可能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模式,用镜头说话。所以这两种模式不存在好坏,要看目标观众是谁,以及要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传播。

  之前的《海洋》、《归途列车》等都是叙述较少的,这与纪录片的形式有关,它们是电影。而《舌尖上的中国》是电视的概念。

  日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吕新雨: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大家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很大兴趣,尤其是今天大家对传统文化也非常关注。我曾经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说:这是一种乡愁的滋味。第二,它比较“大制作”,投入比较大。用了航拍的手段、动用了比较好的拍摄设备。

  《舌尖上的中国》在镜头运用上比较现代、叙述比较类型化。它的框架本身并不复杂,叙述上偏向类型化。

  所谓的类型化,是指所有的故事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每一个故事的叙述顺序和大致框架都是相对不变的。这就使得它具有总体的结构性,比较有利于集团化生产。每一集都可以由不同的人来做,同时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准。

  日报:这部纪录片和其他同类题材的纪录片相比,有没有什么可以归纳的特点?

  吕新雨:我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构思比较灵巧。以往的一些纪录片都是在“怎么做”、“如何好吃”上下工夫。而这部纪录片则是将人的故事,以及传统手工方法的不可重复性联系在一起。

  对传统的手工制作的不可重复性做了挖掘,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地方的关系重新建构,《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食物迥异于工业化体系下的食品。每一样食物都有人的故事,具有人情的温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