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福会幼儿园疑为楼盘托市 小区售罄便改制民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10:28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导读]以公立幼儿园身份作为开发商引进的教育配套资源进驻小区,楼盘售罄又改制民办或者索性撤离。

  在上海,中福会幼儿园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品牌——每年的这个时候,无数家长竞折腰。

  “中福会幼儿园是上海无数幼儿家长谈论的焦点,昂贵的收费,紧俏的名额,盛传的攀比,很好的师资等。总之,每年都有无数家长为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进这所幼儿园以及怎么样才能进去伤透了脑筋。”一位中福会幼儿园的家长在一篇博客中写道。

  按照国家学前教育就近入园的规定,进入一家公立幼儿园有着清晰的路径,但现实中并非完全如此。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之所以让孩子重金挤进中福会幼儿园,看中的不仅是良好师资,还因其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

  事实上,这个有些高不可攀的幼儿园,是由一家名为中国福利会(简称中福会)的慈善机构主办。在它早年的历史镜像里,充满了诸如宋庆龄亲自创办、福利慈善为怀的信念等精神文化元素。

  但今年,在眼下这个最繁忙的入园季节,中福会幼儿园突然门庭冷落起来——它竟然“闭门谢客”了。

  本报记者近日获知,中福会幼儿园“停止招生”的原因,是由于其“收赞助费、开亲子班”等行为不符合规定,被相关部门要求整顿。据透露,国家审计部门刚到该园进行了审计。“国家审计署的人员刚刚撤离,汇总去了,我们(中福会幼儿园)在等候处理。”中福会相关工作人员说。

  其实,不仅是这家公立的中福会幼儿园涉嫌违规,记者调查之后还有惊人发现。

  如今,头顶 “中福会”光环的幼儿园早不止这公立的一家,它至少又裂变出了五家不同产权性质的“分身”。

  据本报记者调查,名为“中福会幼儿园”的机构共有6家,其中只有位于新江湾城的主园为中福会“根正苗红”独立开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此外则有中福会绿地幼儿园(绿地21城)、上海民办中福会幼儿园(康桥半岛)、美兰湖中福会幼儿园、中福会浦江幼儿园(在建)、中福会新城幼儿园(在建)等。

  其中有2家已转制为民办幼儿园,另3家与政府合办(2家在建)。

  针对这个中福会幼儿园系的另一个指责是,不少家长质疑中福会幼儿园为部分开发商的楼盘“托市”——屡屡以公立幼儿园身份作为开发商引进的教育配套资源进驻小区,在小区楼盘售罄之际又改制民办或者索性撤离。

  从本次中福会幼儿园所经历的审计来看,其被查处的部分应是公办部分的“乱收费”现象。具体针对的是那些收费标准之外的高额“赞助费”。

  本报记者查询发现,在此前不久教育部和审计署等部门确实有一项针对幼儿院乱收费现象的专向通报。

  这份通报是国家教育部联合监察部、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及新闻出版总署于今年4月25日联合发布的,名为《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校目前乱收费现象突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治措施。

  文中第四条特意强调了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的监管,强调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在保教费外另行收取费用。

  但中福会长期收取多种名义的赞助费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上海本地的篱笆网上一名家长核算过2007年中福会幼儿园的价格,其中小班开始,需一次性缴纳赞助费3.5万(上海籍3年的全部赞助费),每月费用:基本费用+外教费=1800元。这样算下来,从小班到大班三年的费用大概就是:1800×10×3+35000=89000。

  正因如此,中福会幼儿园今年被暂停招生。

  根据杨浦教育局4月23日公示的《2012年杨浦区公办幼儿园入园相关信息》中,今年招生的幼儿园中确实没有中福会幼儿园,在新江湾城街道能够招收新生的幼儿园仅有本溪路幼儿园(新江湾城)一家。

  搬迁与改制风波

  除了乱收费之外,中福会幼儿园还被指与开发商“关系暧昧”。仅从公立的中福会幼儿园的搬迁史就可见一斑。

  1998年前后,中福会幼儿园从最初的五原路297号旧址迁入金桥爱建园。这座楼盘的开发商为上海宇宙置业有限公司,为上海国有房地产企业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公司。

  当时就有家长在房产网站金桥爱建园的业主论坛发帖称,幼儿园被作为这个楼盘的卖点。

  而后,仍是公办身份的中福会幼儿园又迁至浦东秀沿路。秀沿路位于上海市外环路外侧,与外环路平行,隶属于康桥工业园区,位于如今“大浦东”的几何中心位置。

  虽然“康桥”这个名字既诗意又欧化,但早在十年前这里不过是上海的远郊。1998年这里隶属于南汇区。一家港资开发商盛高置地的进驻才改变了原有生态。他们在这里先后开发了数个楼盘,并在这一居住区周围建设了大型超市和高档酒店等,才使得这一区域略为兴旺起来。

  更吸人气的还有一些教育配套设施,如中福会幼儿园、巴金文学幼儿园、尚德(双语)实验学校、上海英国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其中以中福会幼儿园名声最为响亮。

  中福会幼儿园位于秀沿路1361号,康桥半岛四期楼盘位于同一条路的1117号,相隔不过数百米距离。

  早在2002年进驻康桥半岛之际,中福会幼儿园就是作为楼盘配套教育设施被引入的。“中福会幼儿园”也成为康桥半岛楼盘销售的重要“广告”之一,购买房产就可以保证孩子可以入读。附近房地产中介向本报记者证实当时不乏家长因此在康桥半岛置业。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12月18日,秀沿路地址的中福会幼儿园举行了新址落成仪式,由上海康桥半岛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福利会共同出资建造,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工商资料显示,出资方上海康桥半岛(集团)有限公司亦为附近楼盘“康桥半岛”的开发商,注册于1998年,为上海周康房地产有限公司和盛高投资第二(香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周康公司为当地的国资公司,最初以项目服务作为合作条件入股。

  其中双方合作经营范围中除了相关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及配套办公公寓、宾馆、商业网点、餐饮娱乐中心外,还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根据当时的合同显示,双方合作开发规模在3000亩,并且土地采取一次性规划,分期分批建设的方式开发。按照这一说法,包括中福会幼儿园所在位置的土地产权也属于合资公司所有。截至发稿本报记者并未查询到当时中国福利会幼儿园以何种形式出资。

  但这段合作很快以康桥半岛售罄、中福会幼儿园改制的一场风波收场。

  7年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家幼儿园在2010年重新注册转制为一家全称为“上海民办中福会幼儿园”,不再归属“中福会”。

  据浦东民政局社团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上海民办中福会幼儿园”是重新成立的,法律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它的)注册时间并不长,和中福会无关,应该是中福会授权其使用这一名称而已。”工作人员说。

  这意味着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当初购买康桥半岛房屋的家长在孩子就读中福会幼儿园的问题上并不具有优势。如今部分康桥半岛二手房在销售广告中也已经不再挂出“配套设施:中福会幼儿园”的口号了。

  而原先的中福会幼儿园为中国福利会下属机构,被上海市教育局归在公立幼儿园的类别中。

  这一转制曾经一度引发争议。大部分家长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旧园注销后的几个月才获悉幼儿园已然“改制”的事实,反应激烈。有家长因为此事闹到校长室,也有不少家长在当地论坛上发帖,担心改制后是否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质疑原先的慈善事业是不是变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不过此时他们的举措已经无法改变这家幼儿园改制的进程。

  本报记者查询到,2009年12月30日浦东教育局在《关于同意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浦东秀沿路部)注销的批复》中,要求幼儿园平稳、妥善做好幼儿园注销后的财务清算、教工安置、幼儿分流等后续工作。

  事实上,早在获得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之前,2009年11月,中福会幼儿园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的新园址(此为公办性质)已经落成揭幕。原先公办性质的浦东秀沿路部搬迁至此,秀沿路原址则就地改制。

  家长们获悉此事更晚。据当时一名家长在论坛发帖时称,最初注销之事园方没有及时向家长通报,只是在部分家长闹到幼儿园后园方才正式召开家委会。他们获知改制的消息是在4个月以后了。

  虽然在沟通后,园方承诺原有管理团队和老师不变,学费不变,幼儿毕业时可以拿到盖有中国福利会的毕业证,但并无法厘清家长的困惑。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这块牌子才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延续的保证,众多家长不惜一切的代价要进入这个幼儿园,我想是对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幼儿园60年品牌积累的认可。现在牌子没了,我们的权益必然受到损害,孩子的教育必然受到影响。” 上述家长发帖称。

  未履行的承诺?

  在和上海另一家国有房地产企业绿地集团合作中,中国福利会幼儿园采取了另一种合作模式。

  根据当时的公开资料显示,中福会绿地幼儿园由绿地集团投资建设,中国福利会负责管理。这座幼儿园于2006年12月6日落成揭幕。

  当时,中福会下属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与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曾经正式签署了关于合办“中国福利会绿地生态幼儿园”的项目协议书。中福会以学前教育整体优势、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育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入项目,拥有幼儿园的冠名权和管理权,被称为中福会“进一步探索与企业、社会团体合作创办学前教育事业模式”的新尝试。

  据绿地集团公开称,这座位于昆山花桥的“绿地21城”的教育配套幼儿园,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额6000万元,容纳450名儿童。

  不过在短短不到4年后这一合作就走到尾声,2010年园方称幼儿园易主,中福会退出后,新幼儿园将改名为“博士蛙幼儿园”,将以“中福会实验基地”的形式继续存在。

  令一些家长愤怒的是,此时绿地21城全部三期楼盘已售出大部分,有的业主刚刚装修完房子,计划把孩子送进中福会。

  在这场撤离中家长同样抗议强烈,不过和中福会康桥幼儿园一样,这场抗议很快消失在公共视野中。

  本报记者在去年下半年曾经致电该园。该园费园长称如今和中福会还在继续合作,不过老师主要是自己培养的,不再是中福会派驻,“(我们)产权上属于绿地集团资产,中福会管理,经济上是自负盈亏的”,这位费园长说。

  为何改为民营?

  部分中福会幼儿园转制之后,最大的区别是,收费标准不再相同,由于法人实体变更,受到的法律约束也发生变化。

  上海教育局对于公办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二级标准)中,托中班(2周岁以下) 每月 280元,托大班(2-3周岁) 每月 220元,幼小班(3-4周岁) 每月180元,幼中幼大班(4-6周岁) 每月150元。

  但是对于民办示范性幼托园所收费标准,上海教育局表示收费标准自行制定,由民办示范性幼托所根据办学成本、办学质量等自行制定,报区县教育、财政和物价部门备案。而墙上挂着“上海示范幼儿园”牌匾的上海民办中福会幼儿园显然符合这一标准。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公办幼儿园是受到财政补贴以非市场价格来提供服务的,但是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可以在物价部门核准的情况下自主定价。

  在改制之后,幼儿园已经不再采取正常费用+赞助费的这种缴费模式,直接将赞助费分摊到每个月,并且比起此前的费用大幅度提高。

  近日本报记者在咨询如今的上海民办中福会幼儿园时,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称,目前全日制小班的月单价为6000元(包括除了交通外的其他所有费用),每年收10个月的费用,即年费用为60000元,已经接近从前近2年的费用。并且从前费用里面还包括了处于灰色地带的“赞助费”。

  国家审计署进驻中福会幼儿园

  虽然收费标准可以提高,但改制之后的中福会幼儿园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简称民非),对于其营利所得的去向有严格的规定。

  据上海长期从事慈善事业的著名律师马仲器介绍,我国的社会组织分为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组织(基金会)与“民非”三类。目前部分中福会幼儿园所属的“民非”机构,可以有营利性的行为发生,但是最重要的是营利部分必须流向运作的这项事业,比如教育等。且营利部分必须按照《税法》缴纳相应税款。

  浦东社团局人士也指出,“这类组织的重要原则是,举办者和投资人只能出钱,不具有决定权和分红权。”他比喻民营企业的出资人出资相当于“捐献”。

  但记者始终未能查询到改制之后的部分中福会幼儿园的营利资金去处。而在改制之后的浦东秀沿路中福会幼儿园合作方盛高置地的财务报表中,将 “中福会康桥幼儿园”与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收益贡献,作为集团长期经常性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约为2%。

  创新的合作模式

  在部分改制的同时,中福会幼儿园“两条腿”走路,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办学模式拓展到上海的郊县。

  这种合作模式下的幼儿园包括与宝山罗店镇合作的美兰湖中福会幼儿园、闵行区的中福会浦江镇幼儿园以及与嘉定新城合作的中福会嘉定新城幼儿园等。

  在这种合作形式里,资金是区县政府出,土地属性为教育用地,产权归属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浦江镇投资公司的人称这种优质教育资源不是招商引资引来的,是市里统筹倾斜而来。中福会幼儿园园长吴荷芬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也称:中国福利会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在不同区域开展了城郊结对项目。

  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中福会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为占据主导权,除了上海市教委的建设规范外,中福会还有自己的一套建设规范,相关合作方称按照中福会的标准建设费用几乎要达到按照上海市教委建设标准建设的2倍。

  建设超标造成的土地超额占用问题,区县政府也不得不面对。但是地方政府出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设法帮助中福会一起通过审批。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