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礁盘铁打的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05:39 来源: 经济日报在远离祖国大陆1400多公里的南沙永暑礁上,有一个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建立的74号海洋观测站。这儿观测到的气象数据不但需要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参与了国际间交换共享。
李文波是这个观测站气象分队的工程师。1985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他参军从事海洋测绘。1991年,南沙守备部队组建后,他主动要求来到南沙,一干就是21年。截至今年4月,气象分队已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7000多天无差错的纪录。
选择南沙
5月21日,记者在广东湛江南沙守备部队基地见到了李文波,不到一个月前,他才从永暑礁换防归来。21年的守礁岁月,已在这位山东汉子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海洋专业人才奇缺,还未毕业的李文波已被国家海洋局和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看中。可李文波却毅然选择了加入海军来到永暑礁,只因为“当兵是从小的梦想”。
说起创业时的情景,李文波像是在讲昨天发生的事。为了安装海气边界层观测系统,他带领分队官兵扛水泥、搬器材,通宵达旦摸索施工。“礁盘上施工,遇到的困难无法想象。”李文波说,“一锤下去虎口震得生疼,礁石上却只留下一个小白点。”然而官兵们硬是靠一张说明书和一张照片,用双手安装起了那个高达数十米的庞然大物,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建站之初,气象报表全靠人工填写,既要精确无误又要字迹工整,“每天那么多组数据在眼前晃,稍不专注就会出错。”后来,李文波买回一台旧电脑,又四处求教,最终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大大简化了制表流程。
通过一茬茬官兵的不懈努力,观测站硬件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仍然缺少一本教材。于是李文波每次上礁都带上一摞厚厚的专业书籍,除了值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写教材上。下礁回到基地,他又去广东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有关科研院所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功夫不负苦心人,2000年3月,经过两年的潜心编撰,他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如今,这本书已成为了气象分队的宝典。
执著坚守
2009年8月的一次巡察中,李文波发现国家海洋局设在永暑礁的水准点地基出现裂纹。为了不影响南沙海区内潮汐表的准确性,他马上带领分队官兵对水准点进行复测和校准,在近3海里的距离上,每10米测一次。寻点、标示、记录,一天下来,李文波双脚上全是被礁石划出的伤痕。
恶劣的天气在南沙更是家常便饭。据介绍,风大的时候钢制篮球架的柱子都曾拦腰折断。而每到这种时候,李文波却总是忘了自己的年龄和病痛,抢着出去测绘。
除了为国际国内提供观测数据外,永暑海洋观测站还要为周边舰船提供气象保证。20多年来,李文波把南沙所有水文气象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系统地总结了台风、强冷空气对南沙海区的影响,找到了多种气象的生成发展规律。2005年12月底,强热带风暴肆虐南沙海域,海风已达9级,李文波马上向领导建议,“风力还会加大,赶快通知附近渔船立即进港。”在守礁官兵的帮助下,在附近作业的两艘渔船靠上礁盘码头,船上20多名渔民安全登礁。
21年来,李文波带领气象分队创造了南海气象史上十多项第一,创造了7000天气象预报无差错、140万组数据精确无误的纪录,南沙74号观测站也在国际海洋观测领域脱颖而出。
“人最结实”
在南沙,什么最结实?“人最结实。”南沙守备部队的官兵告诉记者。“不锈钢的东西也要天天擦,还要上油,稍不仔细很快就长出一块锈斑,而且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不多久就成了一堆烂铁。”南沙巡防区守备三连指导员梁彦峰告诉记者。然而南沙守备官兵们以不变的信念在这里守望着一个又一个春秋。在一茬接一茬守礁官兵中,李文波是上礁次数最多、守礁时间最长的。
坚守南沙,意味着放弃了获得正常生活的机会,结婚刚5天,李文波就踏浪奔赴永暑礁。21年中,他值守永暑礁的时间加起来在8年以上,与妻子团聚的时间却不足3年。
守礁21年,李文波有过很多次改行、调离、转业的机会,可他却像钢钉一样牢牢铆在南沙礁盘上。当大学的同学们帮他策划“后半生”的时候,李文波给同学们群发了一条短信:“我深爱着南沙这片蓝色的国土,深爱着南沙的气象事业。只要我穿一天军装就愿意在南沙干下去。”
今年9月,李文波将第三十次上礁值守。“这次去多久?”记者问。“说不好,这要看工作需要。”说这话的时候,李文波的眼神十分淡定。
上图 李文波(右)在南沙进行气象观测。 郭承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