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智能管理 有效疏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者按 国外许多国家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城市交通治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从公共物品供应角度出发,降低公共交通成本,加大公共交通供给;二是从私人产品角度出发,增加拥堵时段、地段的私人交通经济成本,限制私人交通供给;三是从科技角度出发,使用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道路使用效率。当然,国外成功的城市交通系统大多是经过高度机动化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之后,才逐步认识到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结构合理的管理体制框架的重要性。

   伦敦:治理从源头抓起

   本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从人口数量看,伦敦市应属于超大城市之列,市区人口700多万,大伦敦人口总数超过1400万。在基本设施上,伦敦市内多为小街小巷。多年来,伦敦的交通状况一直被人交口称赞的原因,除得益于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征收拥堵费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重视从交通源头抓起,力争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规范自身行为,极大地减轻了交通压力。

   严把上路关

   英国驾照之难考,几乎所有人想起来都摇头,若是有谁一次通过,可谓惊为天人。在英国,考驾照与其他国家类似,分为笔试和路考两部分,只有完成笔试才可以参加路考。在笔试部分,光需要背下来的考题就多达上千条,笔试中加上电脑情景模拟,要求考生在给出的14段画面里迅速找出可能会出现的危险,越是提前发现,获得的分值就越高。由于笔试的难度大,一次通过的几率小。不久前,当地媒体曾报道一条消息,来自英国莱斯特郡的一位28岁的男子参加92次驾照考试都没通过,光考试费就花了2852英镑(约合2.8万元人民币)。当然,这条消息当属特例,绝大多数在经历几次笔试后都能通过,记者到任后半年来把许多业余时间花费在背诵题库上,笔试时一次过关。

   但是,相对于路考,笔试就要容易得多。英国的路考总共要考生驾车上路40分钟,要经过不同路段,考官在旁边观察记录考点。考试内容包括城里和高速公路,小错误(比如信号、离合器、换挡时机)不能超过16次,大错误(比如路口观测、并线盲点观察、环岛观测)一次就认定不能通过。在同一项上出现小错3次算大错,也将面临失败的命运。对于路考,最近英国媒体也报道了一则消息,最近,家住剑桥的苏茜女士终于考取了驾驶证,可是为此她整整耗费了22年的时间,经过了21次考试,这还不包括4次笔试以及换过12位教练。另外,还花费了超过15000英镑(约合15万元人民币)的额外费用。

   英国的这项考试制度可以说是近乎苛刻,然而,正是这个苛刻的制度高效地强化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理念,从而有效地减少因交通作为不当造成道路堵塞情况的发生。

   管理重立法

   与考试制度一样,英国的交通法规也异常严格。驾车闯红灯、超速和其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监视系统都会记录在案。除了救护车、救火车和警车等执行特别任务的车辆以外,任何车辆都必须严格按照交通法规驾驶,违反规则者一律受到处罚,没有人拥有任何特权。例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曾因为忘记给自家的汽车办理有关手续而被罚款超过1000英镑。

   同时,英国对许多重大交通的处理是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对交通参与者形成了强大的约束力。如有关酒驾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英国早在1988年设立的道路交通犯罪就包含这项内容,1991年和1996年这项法律又经过了两次修订。目前该法规定:在道路上或其他公共场所,以危险的方式驾驶机动交通工具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危险驾驶致人死亡罪”;在道路上或其他公共场所,以危险的方式驾驶机动交通工具的,构成“危险驾驶罪”。

   在鼓励宽容心方面,英国交通法规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给予弱势群体最大限度的照顾和关切。如英国交通法规中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在驾车经过摩托车、非机动车、骑马人时应尽可能地给予对方更大的运动空间,否则将视为违章,造成后果的,机动车驾驶人要承担相应责任。二是对违章的交通参与者同样要给予宽容。如记者为考取驾证所参加的笔试中就遇到这样一道问题:如果你在正常驾驶时,旁边车辆突然以危险方式并入你的车道,你如何处理?该题的几个选项包括以闪灯、鸣笛等方式警告对方或驾车超越对方等,其中正确答案应该是:与之拉开距离,允许其继续前行。

   如果说,英国近乎苛刻的交通法规是保证一个轴承能够正常滚动的内圈和外圈的话,那么交通参与者的宽容心就是给轴承注入的润滑油,使得伦敦的交通运转状况更加顺畅,减少“开斗气车”、“开顶牛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服务多方位

   英国政府一方面十分重视把遵守交规的理念深植在每个人心中,规定当地学校把交通宣传纳入日常教育,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利用互联网、媒体、户外广告牌等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交通问题向交通参与者进行通报,提醒市民合理调整交通路线,避免加剧道路拥堵状况。

   伦敦有关机构还特别重视抓新闻点。如为召开市民绿色出行,推广自行车租赁计划,伦敦市市长鲍里斯上任后几乎每天都骑车上班。在媒体的宣传下,鲍里斯很快就成为了许多市民的榜样,目前像伦敦市步行和骑车上班的人群越来越多。又如,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英国,其车队进入到伦敦市中心,按规定需要收取交通拥堵费。鲍里斯抓住这一事件,不断向媒体宣称,要向美国政府讨要每辆车10英镑的拥堵费。虽然鲍里斯的做法多少有些炒作之嫌,但是他通过这一事件把地方政府疏导交通的理念再度强化到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心中。

   当前,伦敦奥运会即将举行,伦敦市政府在采访一系列保障交通的措施外,还邀请专家学者提前就奥运会期间可能的交通堵点做出预测,并提前向那些地区的机构和居民做出通报,同时还以广告的形式告知交通参与者,使他们能够提早做出工作或生活上的安排,一方面方便了这些机构和居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届时缓解这些堵点的交通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