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券看美式福利的肥胖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那些懒汉靠食品券过得惬意,但超市的老板还要辛辛苦苦地挣钱纳税,养活这帮好吃懒做的主。”年逾七旬的美国老太太玛格丽特抱怨道。
她的抱怨体现了动机高尚的食品券项目在现实中引发的民怨。去年当地媒体曾报道,美国密歇根州有男子中彩票得到200万美元,但仍然可以领取政府发放的食品券,体现了食品券项目在申领对象的资产审核、食品券使用监管等环节上漏洞频出。
美国常说的食品券项目全称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 A P),启动于1939年的该项目隶属于美国农业部,食品券项目的第一任主管米洛·珀金斯曾用“弥合峡谷”来形容其宗旨。这一说法至今听来仍有现实意义,“我们面前有一座峡谷,农业丰产是峡谷的一端,城市民众营养不良则是峡谷的另一端,我们努力想要找到弥合峡谷的切实手段。”
但是,目前食品券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普及程度,当初“救济”的色彩渐渐褪色。美国国会预算局的报告显示,当前美国约有4500万人在使用食品券,也即约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使用,比2007财年的2600万人高出约七成,每个家庭平均每月得到287美元的补助,食品券项目在2011财年的总开销高达750亿美元,差不多是美国联邦政府赤字总额的6%。尽管美国经济已连续11个季度增长,但是这一庞大的支出并没有出现减速迹象,预计将在2014财年增至约800亿美元的峰值。
奥巴马阵营常用经济衰退来解释食品券滥用,这掩盖了华府民主、共和两党不顾财政纪律来给选民发放“糖果”的政治思潮,尽管小布什总统任内没有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2007年美国使用食品券的人口比2001年还是高出了50%。
弗兰克·卢卡斯等美国议员建议向食品券项目“砍刀”,杜绝浪费和漏洞,但是这类建议面临较大的政治阻力,捍卫食品券和医疗保险福利成为部分民主党议员毫不退让的“上甘岭”。跳出食品券的苑囿,食品券体现了美国社会福利膨胀的印记,食品券通过多项立法得到扩张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与医疗保险福利的膨胀几乎同期,此后除了里根总统任内的80年代早期出现过食品券项目“瘦身”外,大多数时候都在“增肥”。
从人类历史进程而言,欧式的高福利社会并非从古有之,对于崇尚清教徒奋斗精神的美国而言,这也是奢侈的“洋货”,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为了应付庞大的家庭饮食等开销,甚至被迫典当家产。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弊端也在历次危机中显现,也将成为未来财政危机的肇因。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近期给出这番精辟的概括“当下华府政客的核心要务就是让尽可能多的选民满意,让他们尽可能长久地满意。政客不是在发挥领导作用,他们选择的是阻力最小的道路,不是着眼于努力,而是在寻找各种替罪羊。”
“峡谷”在动态演进,弥合“峡谷”的方式亦需调整,高福利社会的边界在哪需要反思,这种反思也要和对美国当前政治思潮反思并肩进行。(蒋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