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拟自行立案对我国无线通讯设备双反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01:3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孙韶华 侯云龙 北京报道

  未经产业申请即可发起双反调查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业内权威人士处获悉,欧盟正在酝酿近期对中国无线通讯设备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此项调查并没有产业申请,这将是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产品自行立案的第一起调查。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欧委会作为欧盟执法机构,首次主动进行贸易调查,而不是为回应某家企业或行业组织提交的正式申诉而进行调查。欧委会自行立案的行为后果严重,一旦滥用将引发全球贸易混战。

  “欧盟正在筹划对我国无线通讯设备发起‘双反’调查,具体发起日期还不确定,但已经在搜集材料了。这是欧委会自行立案的第一个调查,没有产业申请,是欧委会自己发起的。”上述权威人士表示。

  《经济参考报》近日报道了欧盟修订贸易防御体系强化执法的消息,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欧委会计划绕过产业申请环节,把自行发起调查合法化。

  日前,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贸易防御工具现代化高层会议上发表题为《当前国际经济下的贸易防御体系》的讲话,阐述了修改欧盟贸易防御体系的思路。德古赫特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欧洲公司不愿意主动站出来起诉不公平贸易,因为这些公司担心他们的出口或投资遭到报复。“如果公司害怕报复,委员会可以介入并且主动发起调查案件。”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东辉对记者表示,欧委会自行发起调查,后果将非常严重。一是这样很难体现调查的公正性,可能造成证据不充分等缺陷;二是按照WTO规则,申诉过程类似于民事法律程序,原则上是“不告不理”。虽然WTO也有规则允许调查机构在特定的情况下发起调查,但各国都极少使用,因为直接发起调查有“主动挑衅”的意味。如果每个国家都照搬欧盟做法,泛滥开来,会大大助长贸易保护,造成大量立案,导致贸易混战。

  “如果欧委会真的绕过产业申请,直接发起调查,虽然表面来看意在降低企业成本,但超越企业的诉求本身,很有可能会成为欧盟政治意愿体现的工具。”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微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欧盟对中国的压力在加大,其整体贸易政策在收紧。

  据业内人士分析,欧委会此次“双反”调查可能涉及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巨头华为和中兴。记者联系中兴和华为试图进一步采访,但截至发稿,均未得到正式回应。两家公司的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来自欧盟的相关通知,也不清楚事件的详情及“无线通讯设备”涉及的具体产品,因此很难判断未来对公司的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欧洲绝大多数电信运营商大量采购中国公司生产的电信设备。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这些设备均可归类为“无线通讯设备”,还包括各类数据卡和手机等消费类产品。一旦此次欧盟委员会“双反”调查成真,包括华为、中兴在内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对全行业造成的损失金额可能数以亿元计。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0年6月,欧委会应企业申请,对中国的数据卡(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发起“两反一保”调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这一调查也曾涉及华为和中兴,且涉案金额41亿美元,为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此后虽然在我方积极应诉的努力下,欧委会最终于2011年3月终止了调查,但业内分析,此案无疑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贸易环境敲响了警钟。

  与数据卡案不同的是,此次并没有欧盟产业界的声音。IT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无法判断欧盟“双反”调查对我国企业和行业的影响。王一江分析,我企业和行业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2010年6月欧盟曾对我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发起‘两反一保’调查,涉及企业1000余家,涉案金额41亿美元。而‘无线通讯设备’种类众多,产量巨大,在欧盟的销量远高于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因此一旦遭受调查,涉案金额将远远超过41亿美元。”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管理学博士邓宣向记者表示,目前欧盟方面还未对外正式公布相关信息,但需要我方高度重视。一旦欧委会自行立案对国内企业生产的无线通讯设备发起“双反”调查,意味着欧委会自行立案的调查模式有可能常态化。届时,“双反”调查可能不止局限于IT领域,将会向其他领域蔓延,国内其他行业的企业将面临被“双反”的危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