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两广钢铁项目在钢市寒冬中开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2:39 来源: 都市快报
两广钢铁项目在钢市寒冬中开工

湛江市长王中丙亲吻批文

  如何承担“调结构”重任?社会在问企业也在“自问”

  官方称湛江市长“吻批文”项目

  并非旧钢厂翻版

  “湛江项目,绝对是一个调结构的重大项目。”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昨日说。

  由于湛江市长对着批文的“激情一吻”,湛江钢铁项目在昨日开工之时,处于社会的热议之中。在此之前,同处两广之地的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也已开工。在中国钢铁业进入微利时代、全国钢市进入“寒冬”之际,“两广”项目如何承担“调结构”重任,不仅社会在问,企业也在“自问”。

  减量置换是前提:

  探索新的“淘汰落后”法

  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逆转: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全行业进入微利甚至阶段性亏损的时期。在此背景下,为何还要投巨资上“两广项目”?这是社会热议中的主要“一问”。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核准“两广”项目时,十分强调一点:两大项目“都将在压缩当地产能的基础上实施”。换句话说,就是以淘汰落后、减量置换为前提,绝不新增产能。

  据了解,由宝钢具体实施的广东湛江钢铁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总投资为696.8亿元,将在广东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实施。广西防城港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为639.9亿元,将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

  记者从宝钢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已先后淘汰了广钢白鹤洞基地350万吨产能和珠钢200万吨产能,“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炼钢能力1164.7万吨。相关的淘汰计划还将进一步实施。

  此次,“两广”项目不仅直接设置了产能置换的前提条件,而且还将探索新的市场化“淘汰落后法”,以先进产能的有序合理布局,来挤压产能过剩地区的产能无序扩张空间,发挥市场化的抑制手段,解决中国钢铁业“北重南轻”的偏颇布局。

  “北方有的地区既缺水、用钢产业支撑力又不足,却集聚了过多的钢铁产能,只能北钢南运,增加了物流成本与压力。现在直接在南方布局,用市场竞争挤压落后产能,这就是倒逼式淘汰。”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分析人员汪建华说。

  “一波三折”:如何看待上马时机?

  虽然刚刚正式“落子”,但湛江和防城港两大钢铁项目,在业内并不陌生。“大家议论、期盼了

  这么多年。”一位钢铁业的老同志说。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大钢铁项目早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两大项目也都列入国家钢铁工业的“十二五”规划,势在必行。但在推进过程中,可谓“曲曲折折”。此次正式获批,标志着两大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但就在项目获批的同时,中国钢铁业进入了10多年来罕见的市场“严冬”中。今年一季度,钢铁业更是出现了新世纪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有人对项目上马的时机有所担忧。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下,投资建设大型钢铁基地项目,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确实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他同时认为,此时上马“两广”项目,有利于储备先进产能,使项目能够在市场回升、行业景气回升时充分发挥作用,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大批量+少品种”:能否打破同质化竞争?

  多位钢铁业权威专家认为,中国钢铁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结构的“阵痛期”,行业微利不是一个短期的状态,全行业都需要适应这一过程。其中,打破同质化恶性竞争是关键。

  中钢协原首席分析师李世俊在一次研讨会上说,钢铁业的调整,喊过几次“狼”来了,但前几年都被过量出口等“不可持续的因素”掩盖了。这一次,“看来狼真的来了,不调不行,逼着也要调。”李新创也认为,中国钢铁的需求虽还有增长空间,但产能在可见的未来已到顶,能做的就是结构调整。

  “两广”项目上马的出发点,是调结构。具体如何体现,大家都在期待。据宝钢人士透露,湛江项目将通过集约化(大批量)和专业化(少品种)的生产方式,主要生产面向汽车、家电、机械行业的碳钢板材高端产品,在巩固并强化碳钢板材在华南市场的主导地位后,提升战略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服务深度,逐步扩大在战略客户群中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区域市场的主导者。未来产品及服务将有计划地辐射至东南亚市场。 据新华社

  广东发改委称

  湛江项目并非旧钢厂翻版

  广东省湛江市市长王中丙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一吻成名”。这位市长拿到湛江钢铁项目批文后,在国家发改委大门前真情流露,饱含感情地亲吻“散发着墨香的批文”的图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一时间各方评论和议论纷至沓来,王中丙成了“网络红人”,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是不是“过剩产能”、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昨天出版的《南方日报》援引广东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话说,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是广东省按照“淘汰落后、减量置换、循环经济、环保搬迁”的要求,对全省钢铁行业进行全面调整和重组,是广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大行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部署,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突出范例,不是旧钢厂发展模式的“翻版”。

  《南方日报》在题为《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为转方式调结构助力》的文章中称,中国钢铁业布局整体“北重南轻”,从市场看,广东是钢铁消费大省,但一直是钢铁生产小省,除广钢、韶钢两个钢厂,再无其他现代化专业化钢厂。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消费市场,广东市场钢材自给率约为40%,其中板材自给率为33%,大部分钢材需从省外调入或者进口。湛江钢铁基地建成后,可以生产汽车板、家电板等高档次产品,替代进口原料,就近满足广东汽车、家电、轻工等行业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链的合理配套衔接,有利于推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