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姓农不唯农 农谷重在“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5:3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农民日报记者 何红卫 冯克

  荆门打造“中国农谷”?

  去年,被称作“荆楚之门”的荆门市旗帜鲜明地叫响了打造“中国农谷”的口号。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上升为湖北省的“省级发展战略”,在“三农”舆论圈中引起强烈反响。

  专家称,荆门市打造的“中国农谷”就是要在“三农”领域建一个“深圳特区”!记者日前走进荆门,探究此“农谷”究竟“特”在何处?

  “特”在必然——“中国农谷”因地而生,顺势而为

  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中国农谷广场”,是扑面而来的农耕文明:

  这里发现了中国第一粒人工稻种、第一座隔墙连间式住房遗迹,形成了江汉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化;

  这里曾是湖北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如今是全国100个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试点单位;

  一系列地缘和资源优势,让2009年编制屈家岭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的几位教授眼前一亮,进而勾画出一幅“中国农谷”建设蓝图:

  2010年,“屈家岭·中国农谷”总体规划通过农业部审批;去年9月,省委书记李鸿忠到荆门专题调研;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在荆门召开现场办公会,正式实施建设“中国农谷”;3月12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荆门市加快创建中国农谷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农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

  在规划的调研论证环节,就有专家提出:依托荆门的自身优势建设“中国农谷”,顺应了中国“三农”发展的大趋势。

  荆门市委书记王玲说:“荆门是一个最能代表湖北农业自然条件、农业作物种类的典型区域。在这个地方打造‘中国农谷’,对于建设农业强省具有标杆意义。”

  截至目前,“中国农谷”农产品生产加工聚集区、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和农耕文化体验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屈家岭农谷核心区四大区域已规划完成并在大力推进中。

  “特”在姓农——“中国农谷”以农为魂,以农为形

  荆门市市长万勇介绍说:“‘中国农谷’坚持以农为魂、以农为形、以农为神,形成以农为本、接‘二’连‘三’的产业格局。”

  要做到以“农”为魂,突出农业技术创新。荆门正大力实施名人、名牌战略,引进各类领军人才。首批“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其中傅廷栋、张启发院士工作站启动建设,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拟在年内启动建设。已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包括人才引进、农民创业培训、科研成果转化、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同时,继续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荆门市农业科学院、“农谷论坛”等平台建设。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重点建设工厂化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蔬菜新品种示范区、粮油优质高产示范区等。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推进“中国农谷”生态旅游农业大发展。

  围绕千亿产业目标,大力提升钟祥、京山、沙洋、屈家岭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东宝森工产业园、掇刀食品加工园等园区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

  目前,“中国农谷”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6大类80多个项目已成功策划;借油菜花旅游节等节会促旅游业突破性发展,仅今年一季度,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73亿元;实现签约项目50多个,吸引投资160多亿元。

  “特”在重谷——“中国农谷”集聚要素,“四谷”融合

  省委书记李鸿忠明确要求,要把“中国农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和富民之谷。这“四谷”,涵盖了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推进“中国农谷”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农谷”姓“农”不唯“农”,不仅包括现代农业,还包括工业、文化旅游业以及其他新型业态。这是“产业之谷”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的进程中,荆门市将重点创造绿色产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生产绿色产品,让“中国农谷”成为“生态食品”的品牌标识;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城乡居民畅享低碳生活;建设绿色家园,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城乡绿化活动。

  王玲认为,“四谷”融合发展,更有一种辩证关系。产业之谷是基础;绿色之谷是要求;创新之谷是核心;富民之谷是目的。

  根据初步规划,到2013年,“中国农谷”将初具雏形,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1;“十二五”末实现突破性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4∶1。

  (据5月26日《农民日报》)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商家的儿童节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