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先进装备保机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6:39 来源: 经济日报

   5月31日,安徽省寿县,金黄的麦穗伴着微风频频摇动,在2012年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五颜六色的农机等待着收获“指令”。

   “要是找今天启动仪式上最紧张的人,我选石海波。”今年30多岁的安徽省凤台县大星乡赵王村农民许克勇,赶了40多公里的路来到寿县。他的收割机距离主席台最近,只有不到100米。

   “我开农机虽然只有一年多,但是经过石海波的技术培训,现在已熟练掌握驾驶技术。江淮地区目前收割机作业都使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机,每亩小麦机收费60多元,一天大概能收100多亩。加满一箱油能从早上7点开到晚上10点。”许克勇说。

   “最紧张的时候是跨区作业,时间紧、任务紧,都要全家出动呢。”许克勇的侄子许号强在一旁说,跨区作业最少要3个人,分别负责开车、收钱、加柴油,必要时还得麻烦石海波。

   又是石海波。记者采访的几名农机手都提到此人。

   “今天启动仪式基本上所有的农用机械都是我们公司生产的,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可不能掉链子,你说能不紧张吗?”福田雷沃公司农业装备服务部部长石海波笑着说。

   其实,石海波对公司的产品是有信心的。“我们曾经连续50个小时无故障,生产的收割机正常使用寿命可达10年。目前,农用机械市场产销两旺,我们公司的经营不错。”石海波说,公司年产3万多台收割机,这次来参加启动仪式,配备了多台“移动农机服务站”,一旦农机出现问题维修小分队立刻就能维修。这一次他们从全国配套技术服务的600多人中抽调了20多名精兵强将,就是为了保证夏收农机用得顺畅、用得安全。

   “说农机手是‘麦客’,其实我们制造农机的同样是‘麦客’。”在一旁的周德贵是石海波的同事。他说,农用机械试验很多都是从麦田开始。如今,收割机每秒收获小麦由过去的2公斤提高到6公斤。以前司机都是露天驾驶,现在有了空调、仪表盘等设备,有的大型农机还带有GPS定位,作业数据还能实现同步传输。

   高效的农机极大地方便了农机手跨区作业,提升了“三夏”、“三秋”的生产效率。

   5月底,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启动,从安徽、河南、江苏到山东、河北等主产区,由南向北推进。今年小麦机收水平有望超过90%,玉米机播水平超过80%。这其中的努力,离不开像许克勇一样的农机手,更离不开石海波这样身在幕后的“最紧张的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