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业在雪域高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6:39 来源: 经济日报

   “马铃薯是世界级的阳光产业。西藏阳光充足,沙质土地面积广阔,种植出来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记者见到王勤的时候,他娓娓道来。

   王勤是西藏日喀则雅江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带动当地3600户马铃薯种植户增产增收。

   像王勤这样的民营经济创业者在西藏还有许多,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5月26日,记者见到王勤的时候,他刚参加完西藏自治区工商联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闭幕式。

   2007年从机关里走出来的王勤,与马铃薯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西藏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王勤抓住时机组建了西藏日喀则雅江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马铃薯产品的精深加工,生产土豆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水晶粉丝、精粉皮及淀粉环保降解快餐盒等产品。

   王勤的公司走的是“公司+农户”的合作路子,与日喀则地区3600户农户签订了马铃薯收购合同。

   为了帮助农户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公司科技人员扎根在田间地头对农户手把手培训指导。公司每年还从每个乡村挑选5名至10名年轻人到发达地区学习,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公司每年各项科技投入都在20万元以上,实实在在让农户受益了。”王勤说。

   目前公司的科技人员已有15名,每年都会为西藏培养近百名农业科技人才。“现在我们的签约农户马铃薯亩产量平均都在1万斤以上,去年有一农户的马铃薯亩产量达到1.6万斤,是他用传统技术种植的4倍多,帮助农户每亩增收500元至1500元。”说到这些,王勤露出满意的笑容。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在贺联社看来,他的拉萨市鼎业制粉有限公司能有今天,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扶持。

   2006年,在陕西经营面粉厂的贺联社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来到拉萨,接收了破产的拉萨粮油工业公司。

   “拉萨的工厂走上正轨后,我就回到了陕西,还是以陕西的工厂为重。”贺联社平静地说,他陕西的工厂日产面粉及挂面总计200吨左右,拉萨的工厂虽然也可日产150吨,但当时对拉萨的市场不是特别有信心。

   2009年,西藏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并及时给予了他各方面的支持。“拉萨工厂的原料都是从内地采购的,路途遥远,运输困难,遇到运输问题有关部门就会出面帮我协调,让我基本没有后顾之忧。”贺联社说。

   “工厂一期技术改进、扩建已经实施,完成后就可达300吨的生产规模,二期达孜工业园区的征地工作也已完成,将组建一个500吨生产规模的面粉厂,明年就可投产。”贺联社满怀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夏收忙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