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Facebook其他三位创始人现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14:1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社交网络“脸谱”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克·朱克伯格是唯一留在“脸谱”的创始人。他的昔日合作伙伴、同为“脸谱”创始人的达斯廷·莫斯科维茨、爱德华多·萨韦林和克里斯·休斯,知名度相对较低。随着“脸谱”上市,这3名对“脸谱”诞生功不可没、但已离开脸谱的人物重新走进公众视线。

  达斯廷·莫斯科维茨———重新创业

  莫斯科维茨1984年5月22日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比大学室友朱克伯格只小8天,2011年3月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封为”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型“10亿”美元级富翁。截至今年3月,他拥有价值超过35亿美元财富,名列《福布斯》美国富豪排行榜第101位。

  根据“脸谱”上市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莫斯科维茨持有7 .6%“脸谱”股份,将近1.34亿股。

  莫斯科维茨在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只上过初级计算机课程,在创立“脸谱”过程中自学电脑编程。他和朱克伯格都没等完成大学学业就前往“IT圣地”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创业。

  莫斯科维茨是“脸谱”首任首席技术官,为建立网站主要架构立下汗马功劳,后升任公司副总裁,主管工程。

  在获得巨富后,他没有停下创业脚步。2008年10月,他与工程经理贾斯廷·罗森斯坦离开“脸谱”,另立门户。两人成立了一家名为A sana的互联网企业,开发一种超级快速的工作系统,当一个团队打算实施某个项目时,团队成员可以在系统平台上交流工作进度,列出任务主次顺序,从而提高效率。莫斯科维茨宣称,A sana对于人们工作的重要性将相当于“脸谱”对于人们社交的重要性。

  他和罗森斯坦照旧每天上班,因为他们认为发不发财都要工作。最近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罗森斯坦说:“我们把工作看做一种服务,一种为人类奉献爱心的行为。”莫斯科维茨说:“如果我们退休,就不能服务任何人了。”

  莫斯科维茨早就说过,钱再多也不会改变生活方式。他和罗森斯坦骑车上下班,乘公务舱旅行,不坐头等舱。他们都没有独立办公室,而是与24名员工在同一间陈设普通的大房间里工作。两人都喜欢休闲打扮,衣着与其他二十几岁的IT从业人员没什么区别。

  为了激发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他们为员工提供优厚福利,包括提供免费瑜伽课程,给每位新到员工发1万美元购置他们喜爱的电脑设备,请顶尖厨师为员工做饭。

  莫斯科维茨如今把“110%”精力放在A sana发展上。“我们很幸运没有什么事让我们分神,妨碍我们行动,”他说。

  莫斯科维茨相亲认识了未婚妻卡里·图纳。他创立的慈善机构G oodV entures如今由图纳打理,现阶段目标是防治疟疾、促进教育和消除贫困。

  莫斯科维茨投资了一些创业项目,包括“脸谱”前员工戴维·莫林创立的移动照片分享网站Path,是在这个项目上投资最多的人。

  莫斯科维茨像朱克伯格一样都响应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资助慈善的倡议,承诺拿出一半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爱德华多·萨韦林———落户狮城

  爱德华多·萨韦林1982年3月13日出生在巴西圣保罗一个富商家庭。1993年,父亲发现萨韦林进入当地黑帮绑架目标黑名单,于是举家迁往美国迈阿密。

  或许是受家庭经商的影响,萨韦林年纪轻轻就颇具商业头脑,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经由战略投资从石油领域赚取30万美元,后来提供种子资金,与室友朱克伯格等人创立“脸谱”,出任首席财务官。

  萨韦林大学主修经济学,在忙于“脸谱”事业时也没中断学业,200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萨韦林在“脸谱”发展初期遭排挤出局,股份遭稀释。后来与朱克伯格等人对簿公堂,最后以庭外和解收场。萨韦林获“脸谱”确认为创立者之一。

  萨韦林2009年搬到新加坡居住,迅速成为狮城社交明星。新加坡娱乐杂志称他是“新加坡最抢手的派对嘉宾之一”。一些网站开设以萨韦林为主题的论坛,讨论“你曾在什么场合见过萨韦林”之类话题,反响相当热烈。

  他不时出入夜总会等社交场所,陪伴者不乏模特和富商。经常流连于这些地方的人说,萨韦林出手阔绰,没少点上好香槟和伏特加酒。他驾驶宾利汽车,穿昂贵时装,住顶层高级公寓,其奢华作风与朱克伯格、莫斯科维茨发迹后的俭朴形成鲜明对比。

  萨韦林虽然喜欢社交,但不爱与媒体打交道,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爱参加公众活动。他最初持有“脸谱”34%股份,几经稀释后,如今持股大约2%。不过,以“脸谱”眼下的规模,2%的股份市值仍相当可观。

  不少新加坡创业者希望获得萨韦林的资金支持,但是他眼下仍主要在美国投资。富商阿什·辛格认为,萨韦林在新加坡投资无论多少,他落户新加坡本身对这个城市国家提升形象已经产生积极作用。

  在根据“脸谱”诞生经过拍摄的电影《社交网络》中,萨韦林被刻画成一名略显幼稚的年轻企业家。萨韦林看过电影后对自己在片中的形象不予置评。他说,他不关心电影中的场景和细节是否准确,因为拍这部电影的目的毕竟是娱乐,不是记录事实。他认为影片的真正可取之处是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创业精神和创意是当今促进商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说“我希望这部电影激发无数其他人的创造力,让他们迈出创业的一步。再有点小运气,你或许可以改变世界。”

  克里斯·休斯———成就总统

  休斯1983年11月26日出生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希科里,是家中独子。父亲是纸制品销售员,母亲是公立学校教师。

  休斯念中学时背着父母申请到马萨诸塞州菲利普斯学院提供的丰厚奖学金,入读这所收费高昂的寄宿制私立预科学校,2002年毕业,入读哈佛大学并获得奖学金。

  攻读法国历史和文学的休斯不管“脸谱”的技术,而是担任“脸谱”发言人并为之出谋划策“脸谱”早期高层管理人员马特·科赫勒称赞休斯是“脸谱”众多受欢迎功能的关键策划者,是“最佳意见提供者”。

  2004年暑假,休斯和朱克伯格、莫斯科维茨去加州帕洛阿尔托发展“脸谱”,但是他没有像另外两人那样为“脸谱”放弃学业,而是在暑假过后回到校园。他说“我没钱在外面混。”

  回到学校后,他去巴黎度过一个学期,撰写了一篇关于阿尔及尔的论文,其间一直与“脸谱”保持联系。他最后一个学年每天都花几个小时为“脸谱”工作,2006年以优等生资格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直奔帕洛阿尔托投入“脸谱”工作。

  2007年,正当“脸谱”业务开始腾飞时,休斯选择离开,为的是一个人:时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现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2006年秋临近美国中期选举时“脸谱”推出专门针对候选人的服务,让他们可以在“脸谱”上设立用于竞选的个人主页。奥巴马当时并非中期选举候选人,但也想在“脸谱”上开设主页。他派助手找“脸谱”接洽,得到休斯帮助。

  休斯在与奥巴马团队接触中,发现自己与奥巴马的主张契合,决定帮助奥巴马利用网络的力量竞选总统。

  2007年1月,奥巴马宣布竞选总统前夕,休斯告诉朱克伯格自己要离开“脸谱”,为奥巴马助选。朱克伯格惊讶不已,一连问了好几声“真的吗”。

  休斯创建“我的贝拉克·奥巴马”网站,为奥巴马支持者提供一个可以创建群体、筹备活动、筹集资金,同时趣味性相当强的社交平台。截至奥巴马竞选结束,这个网站吸引超过200多万人注册,组织了20多万场线下活动,成立了3.5万个群体,筹集到3000万美元竞选资金。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奥巴马亲切地称之为“我的网络哥儿们”。

  美国《商界快递》杂志对休斯的评价是:他25岁就促成当代两项极为成功的创业项目,一个是“脸谱”,另一个就是帮助奥巴马登上总统宝座的竞选网络。

  休斯如今是风险投资企业“通用催化剂伙伴”的入驻企业家,今年2月收购创立于1914年的政治和艺术类杂志《新共和国》,担任总编。

  当被问及打算如何扭转这本百年老杂志的亏损局面时,这个“不差钱”的年轻人回答,他收购杂志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要践行杂志创办者重视报道内容的理念。他打算推进杂志电子化,让它进入平板电脑。

  休斯热衷公益事业,2010年与朋友创办非营利网站Jum o,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人”建立一个社交网络。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0年7月邀请他加入一个17人“高级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知名政界人士、商界领袖、人权活动者、科学家组成,肩负为防治艾滋病项目争取支持的使命。

  休斯持有1%“脸谱”股份,价值大约8.5亿美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