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宗商品期价为何大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08: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欧洲债务危机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共同冲击下,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遭遇了“黑色五月”。一直被称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期货价,此前由于伊朗问题而持续坚挺,随着欧债危机的再度升温,国际油价急转直下,领跌商品市场。5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86.53美元,纽约原油期价在5月份下跌18.34美元,跌幅为17.5%,是2008年12月以来单月最大跌幅。

  国际金价在追随整个商品市场连续下跌后,在月中最后两个交易日逆市上涨,纽约期金反弹至1590美元上方,当周涨幅超过0.5%,一度终结了连续两周的跌势。但由于国际市场形势整体转换,黄金等相对抗跌的大宗商品最终未能摆脱颓势。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黄金期价5月31日收于每盎司1564.2美元,当月跌幅为6%。7月份交货的白银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27.757美元,当月跌幅为3.3%。7月份交货的白金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1417.6美元,当月跌幅为9.8%。

  欧债危机是影响5月期价的主要原因。5月第一个周末的欧洲选举结果,导致期价在第二周连续下跌。法国、希腊、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选举结果对欧债危机的解决前景意义重大。法国新总统奥朗德主张修改默克尔推动达成的欧盟财政契约,增加“促增长”条款,与德国主导的欧洲减赤路线存在重大分歧。希腊支持紧缩计划的新民主党和泛希社运党的支持率均大幅下降,未能在选举中获得组建联合政府的足够支持,新政府难产。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地方选举中失利,质疑紧缩政策的左翼反对党社会民主党风头日盛。这一局面使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前景更加复杂化,导致纽约大宗商品期价持续遭受重压。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等利空消息的叠加效应压低了国际大宗商品期价。当月陆续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工厂订单环比减少1.5%,为两年以来的最大跌幅;4月份美国零售总额增速大幅放缓,环比增幅从上月的0.7%大减至0.1%;4月份供应管理协会服务业指数从上月的56大幅下滑至53.5,低于市场预期,显示服务业复苏速度放缓;标准普尔公司公布的凯斯—席勒房价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下跌,再创次贷危机以来的新低,显示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境艰难;美国私营部门4月份新增就业仅有11.9万个,少于市场之前预期。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失业率高企意味着驾车上班或出游的人数减少,这是汽油需求下滑的主要因素。此外,美国石油协会发布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上涨,已达到21年来最高水平,显示美国市场原油供应充足。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对伊朗施压可能在7月1日前动用战略原油储备的猜测也加速了油价下跌。

  在5月份令市场深感压抑的气氛中,不时出现的利好消息对大宗商品期价产生了支撑甚至带动上涨的作用。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报告称,美国4月份制造业指数上涨1.4至54.8,为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高于市场之前预期的53.0。中国4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出现上涨,为53.3,创下13个月最高点,也提振了市场信心。美国劳工部5月上旬公布的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减缓了投资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担忧情绪,对油价构成支撑。路透/密歇根大学公布的美股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79.3,远远高于4月份的76.4,也高于市场预期,是4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另外,伊朗核谈判进展缓慢成为推动国际油价反弹的重大地缘政治因素。

  受上述因素交互影响,在5月份的22个交易日中,17个交易日的下跌行情和5个交易日的轻微反弹,决定了纽约原油等大宗商品期价在跨越5月份的5个单周后,呈现出阶梯瀑布式的跌势。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