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信社风险控制须关口前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07:39 来源: 经济日报

   防范和控制风险既是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的重点,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前,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风险源头在基层,防范的重点对象也在基层。

   农村信用社对操作风险的认识经历了由不够自觉到比较自觉,由认识不足到普遍重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其操作风险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业务经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外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压力。从近年发生的风险案件来看,九成左右发生在基层机构和网点,80%以上的案件都是因为“有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造成的。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操作风险已日益凸显。从基层开始防范操作风险,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防范和控制基层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标本兼治,治本为先,关口前移,源头控制,将风险点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坚持合规文化建设,用文化引领防范操作风险。应倡导正确的问责文化,坚持搞好教育为先、风控前移。

   二是坚持制度规范,形成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基层机构应注意集中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而且条线归口管理部门要完善机制,实行上下级间分清责任、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多部门间的联动协调机制,以提高自主防范风险能力为目的,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将风险管理融入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加快基层一线电子化建设步伐,不断减轻柜面劳动强度,畅通诉求渠道,为员工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增强基层农村信用社自主管理操作风险的能力,将风险防范化解于业务流程与经营管理之中。

   四是坚持创新,用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控制系统是风控的重要保障。市、县两级农村信用社可建立风险例会制度,定期开展操作风险的筛查、识别、评估工作,不断提高主动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创新风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健全风控预警系统和快速灵敏的反应机制,采取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手段,对操作风险实行动态管理,有效保证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能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发现问题。

   基层农村信用社还应在实践中对制度、流程、系统不断进行分析与梳理,调整和完善风控制度。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农村信用社不能有效执行流程制度的难题,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

   (作者单位:农村信用社山西省吕梁市联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