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舌尖上的中国》催热“美食之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3:19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 王珝 报道

  凌晨出发采摘松茸、300多名职业挖藕人、高跷式捕鱼、70多岁的吉林“鱼把头”、粤东海边大面积的海水盐田,这些画面源自于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不少“吃货”垂涎三尺,萌生出游“觅食”的冲动。

  记者从沪上部分旅行社了解到,“美食游线路”近期咨询预订情况火爆。业内人士认为,美食主题游并不只有短暂的经济效应,而是预示着旅游市场越来越细分和向休闲度假转型的趋势。

  美食线路咨询量、成团量猛增

  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客服中心呼入咨询电话在22:00-24:00间逐渐出现了一个小高峰,高峰时段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时间几近吻合,该时间段5月下半月的电话咨询量较5月上半月环比增长40%左右,与节目首播时间颇有关系。

  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不少旅游机构嗅到了潜在的商机,纷纷推出了“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或在原有的热门线路行程的基础上,增加美食的比重,吸引了不少游客。 “我们近期在不少线路上附加了品尝美食的行程,比如上海出发的 ‘天目湖-南山竹海2日游’线路,赠送天目湖景区内用餐,其中就含天目湖的名菜 ‘砂锅鱼头’。 ”上海一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迅速梳理国内著名餐饮美食与相关的团队游、自由行产品结合,推出20多个省市的美食旅游线路。”携程旅游业务部副总经理何勇介绍,上述专题线路自5月中旬推出以来效果非常好,每天都有大量网友关注和报名,比如北京和丽江的美食线路刚上线才几天就成团,还带动了相关线路的自由行预订量。半个月以来,报名美食主题旅游的游客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美食探访游专选当地特色餐厅

  业内人士介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常常能看到同一种食材在各地烹饪的差异性,这也刺激不少“吃货”在欣赏风景、感受休闲的旅途中去寻找口味特别的美食。除了跟团游线路美食分量的增加外,一些游客更提出探寻或深挖“巷子深处”美味的要求。

  一些旅行社为迎合游客口味,有意打破团餐的传统,推出 “美食团”。以云南丽江线路为例,特别推荐当地特色餐厅让客人选择,包括“嘴巴香”、“道诺古”、“沱江鱼府”等。北京线路推荐用餐的都是北京最具特色的餐厅,比如海碗居、馅老满、利群烤鸭、东来顺饭庄、九十九顶毡房等。一条呼伦贝尔“那达慕”大会线路,也是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传统美食之旅,专门为团队安排手把肉、蒙古族烤全羊、室韦喀秋莎俱乐部俄式风味餐。

  有业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所带来的美食主题游未必只有短期效应,这也反映了时下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的需求。

  “很多城市、很多景点千篇一律,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喜欢参观传统景点,或者跟行程、餐饮固定无特色的旅游团,而是希望自由体验和探索目的地风土人情,品尝地道美食。尤其对许多自称‘吃货’的旅游爱好者来说,美食或许就是刺激出行的第一大因素,这将会成为今后旅游市场新的热点。 ”何勇表示。

  业内专家还分析,由于旅游者不仅仅关注机票、酒店方面的信息,同时也会关注目的地的美食,旅游产品中提供类似服务就很有必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