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澳版次贷危机 司法力挺数千房奴脱离债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13:4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据《澳洲人报》披露,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的上一轮炒房热潮中,澳洲多家房贷产品发行商和房贷经纪公司为了搞定所谓的“简易房贷(low-doc loans)”,不惜夸大贷款人的收入水平和还贷能力。这种做法与引爆金融危机的美国次级借贷行为一般无二。

  一系列诉讼案显示,一些澳洲最大的金融机构竟然也参与其中。成千上万名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债务陷阱的业主如今或可摆脱他们本来就负担不起的住房抵押贷款。但是,金融业巨头们却不惜砸下数百万元的诉讼费,和这些好不容易争得“无债一身轻”的业主对簿公堂。

  不过,多个州的法庭都选择站在了那些贷款违约的业主一边,免除了他们的房贷。

  违约房贷的增加可能对联邦政府造成严重后果,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联邦政府在证券化抵押贷款投资(Banking and Finance Consumers Support Association)上砸下了140亿元——也就是名为“住宅按揭抵押债券(resident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RMBS)”房贷政策包。

  2008年10月,史旺宣布政府将拿出40亿元来支持RMBS市场,之后,政府投资不断膨胀,直至去年4月已达200亿元。澳洲金融管理办公室称,政府投资的都是质量一流的贷款,违约率相当低,并且“对所有相关风险再清楚不过”。

  然而,包括简易贷款在内的部份按揭证券,违约率据说已经跳升到了7%。评级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称,简易贷款大约占澳洲证券化抵押贷款市场的8-10%。而此类贷款的违约率(5.5%)是标准贷款(违约率1.26%)的四倍多。

  简易贷款原本只提供给个体经营者,因为他们不可能给出申请贷款一般需要出示的各种证明材料。因此,他们通常也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然而,在许多贷款商和房贷经纪商的“积极努力”下,许多贷款人只需登记一个企业注册号,便可在“一天之内”申请到简易贷款或者“不查收入贷款(no-doc loans)”。

  《澳洲人报》还发现,许多猖狂的房贷经纪人和贷款发行人及其他有关各方,甚至会在贷款人毫不知情的状况下篡改夸大他们申报的收入情况。

  律师们称,许多受害房奴从未想过自己竟然可以合法地摆脱债务。无怪金融机构们不惜砸下重金打这场官司,因为它们知道潜在的受害者可能多达好几万人。但问题在于,许多受害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当初是“遭人陷害”才背上了沉重的房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