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碱窝”变成“米粮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05:39 来源: 经济日报历经20余年的艰苦科技攻关,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12个试验区及204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3万多名不同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始于1973年的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工程,被誉为我国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两弹一星”。
“这些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实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奇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认真学习,尤其在强调协同创新的今天,更是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褚建民博士说。
“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久遭盐碱旱涝危害的黄淮海平原有耕地2.8亿亩,长期以来亩产粮食只有百余斤。1973年,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中科院、农科院、中国农大等部门,与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5省,共同启动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科技大会战。
时任河北省曲周县张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赵文,仍清晰记得改良小组专家们淋着雨、提着鞋、抱着铺盖卷儿、蹚着过膝的雨水第一次进村的场景。“治不好碱地我们就不走!”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誓言温暖了当地村民的心。
当时,缺乏先进的分析化验设备,很多科研人员不惜采用嘴尝检验的土办法,苦水一入口,舌头就发麻。庄稼地里,专家们得用人工推动土钻钻入地下两三米取样,干完这样高强度的体力活儿,回去接着还要整理分析大量的化验数据,时常有人因过度疲劳而晕倒。“几个月下来,他们累得一个个脱了形。”赵文哽咽着说。
在山东省禹城市北丘洼这片重盐碱地上,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专家们吃住在农家,喝着苦咸水,取样观测、挖沟排水、植树造林、种植示范,用了短短3年时间,将盐碱地改造成亩产千斤的丰产田。
这场规模浩大、成效卓著的农业科技大会战,使“黄淮海精神”深入人心。“‘黄淮海精神’实质上是科技人员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际的务实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许越先诠释道。
这场跨部门、跨行业、多学科、多专业、长达20多年的大型科技攻关,结出了累累硕果:67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16项达到国际水平、12项填补了国内空白、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94项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1993年,以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石元春、辛德惠,中国农科院贾大林、谢承陶等11名同志为主要完成人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特等奖。
经过综合治理的黄淮海平原已突破亩产千斤粮食大关,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12个试验区的粮食亩产量由原来的30公斤至70公斤提高到425公斤至900公斤,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加,昔日的“穷碱窝”变成了今日稻浪涌的“米粮川”。
这场轰轰烈烈的科技攻关,还涌现出了大批无名英雄。正如原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代表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发言时所言,“我们这些获奖者,只是研究集体中的一部分主要参加者,我们背后还有更多默默奉献的同事们,同时,我们的成绩也是在前人的基础及长期的积累上取得的。对此,我们更要铭记在心,并向这些无名英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