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岸元: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07:11 来源: 中国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货币金融稳定、全球贸易平衡都必须考虑中国因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们需深入研究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相容的方面

  虽然国际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格局客观上要求国际经济往来尽可能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市场以及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各种要素组合形成生产力,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我国出口长期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发挥,新的比较优势不断形成。进口快速增长,大量国内短缺的技术设备、中间产品以及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输入,支持了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国际投资。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外资本、技术、市场与我国劳动力优势相结合,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有效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拉动了经济增长,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在国际金融领域并无一个成文的、规制性的制度体系,开放竞争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的地位并非法律授予,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货币都可以通过竞争提高国际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并不排斥汇率管制和汇率干预,各国拥有较为完整的汇率主权,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灵活调节资本项目开放。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我国实行金融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外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过度膨胀。

  国际合作。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合作的能力大大下降。多边合作框架基本稳定,各种区域及双边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国际合作框架下,继续采取类似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投票权的方式,追求在多边机构中权力份额的逐步提高,同时在双边区域合作领域寻求更大突破。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的方面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来参与者,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在一些方面与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在发展方向方面,我国更多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很少能够按照本国利益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利益分配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家是最大赢家,它们一方面通过传统贸易和投资渠道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控制,以表面上合理、文明的方式攫取财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