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互补性是中俄持久互利合作的基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08:46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谈,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让我们看到了这次中俄元首会晤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双边经贸合作,这将对两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国经中心专家、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做解析。
张燕生:中国和俄罗斯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具有非常非常明显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会成为中俄持久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今后的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有可能会继续保持目前的高位震荡,但也可能在未来的五到八年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是不管是处于什么状况,对于中国和俄罗斯长期的发展来讲能源和资源的合作对两个国家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这种战略性的合作关系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至今,无论是世界还是亚太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正在出现东移的趋势,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心正在移向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正在往东亚移,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中心正在往中西部移。此前三十年最终消费的市场是在欧美,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我们现在明显的能够看到西部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中部,中部的发展速度高于东部,尤其是未来的扩大内需战略、城镇化战略和经济国际化战略,这些重要战略一步一步实施以后趋势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再也不能够用老的眼光来看中俄之间持久互利合作前景。
随着中国中西部的崛起,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未来中俄合作的发展领域会更加的全面。原因非常简单,中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之后,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形成全球资产组合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俄罗斯、东亚及周边地区的合作,对中国来讲会成为合作的重要的支撑点。
作为金砖国家中的两个重要的国家,中俄之间的这次合作还有哪些积极的意义?金砖国家和欧美来最大的不同是他会非常强调发展的主题,尤其是包容性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化以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发展的主题重视是不够的,在全球治理中怎么能够有利于全球的包容性发展机制和体制建设方面非常非常有缺陷。很多国际贸易的规则和国际商品标准都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发达国家的规格和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持续怎么能跟新兴国家的发展阶段相匹配?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有意义的。
评论员简介
张燕生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
198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1988年,分别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系、世界银行EDI进修和工作;1984-1996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系、金融系任教,任国际金融专业硕士指导教授。
1996至2011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2012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专业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七五”、“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十五”至“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等。
曾出版中、英文专著(包括合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曾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年优秀著作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学术奖励,并于2008年11月29日承担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