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当前是考验房地产调控执行力关键时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3:3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叶枫
6月7日,央行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政府刺激经济的力度可见一斑。与此密切相连的是,房地产市场调控会不会放松,房价会不会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房地产市场还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恐慌性购房。
北京某房地产媒体人士透露,最近一个星期内,连续接到朋友电话,请其帮忙跟开发商“打招呼”买房,她接到30多个这样内容的电话,帮十几个朋友买到了房子。
她不由感慨:“人们都疯了?又开始疯狂买房了?”
北京市房协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紧急召开发布会澄清:当前并非恐慌性购房,而是刚需性购房。
5月份北京市商品房交易量达到了8400多套,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但是,北京市房协认为这是刚需入市的结果,目前购房者当中,有九成比例为刚性购房需求。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是目前北京市商品房购买当中,的确有七成比例为首套购买。
这里面同时有个概念是需要澄清的:刚性需求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刚性需求并不是大家惯常理解的:年轻人、结婚、首套房的概念。而是包括了首次置业需求、改善性购买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家里只有一套房子,卖掉了,再买一套大的,这种改善性需求也被称为刚需。
于是,人们就会看到一种情况,目前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成交最旺盛的房子有两种:郊区的,总价在100万甚至以下的,单价在1万左右的房子;另一种就是在北京核心城区,但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中高档房。
例如,北京南五环以外的龙湖时代天街项目,房价直接降到1万左右,成为北京楼市交易量最大的楼盘之一。这代表了上述的第一类刚需楼盘。再如,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保利东郡项目,最近因为每套降价80万元而出名,均价3.8万元/平米带精装修,成为东四环这个改善性购买需求最大的区域的热销楼盘。这代表了第二类的刚需性改善性需求。
应该说,这两类需求的释放,是调控部门乐于见到的。刚性需求和刚性改善性需求都是为了自住,不是炒房,不会推高房价。另外就是,需求的释放,可以缓解冰冻的市场,为饥渴的政府财政缓解资金压力。
如是这样下去,当然好,这似乎是全国上下最理想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状态。
然而,这两类需求的释放,怎保背后不会带来投资性需求跟进呢?开发商在交易极度不活跃的时候,自然是只能降价,然而这两类刚性需求释放以后,可以缓解开发商资金链,有的开发商就会借机提价,如果这个时候,投资性需求借机进场,就会带来新一轮房价上涨,控制不好,房价上涨就会失控。经年累月的房地产调控成果就会付诸东流。
这正是住建部等主管部门所担心的。
一位住建部官员对笔者坦承:每次让地方政府紧缩房地产的时候,地方政府总是拖着,或者打折执行中央的政策;而每次宏观经济出现问题,要放松房地产市场时,地方政府总是抢先去做,而且力度比中央的大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调控起来,总要“一刀切”式去全国严控房地产市场的原因。
当前,正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关键时点。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国务院提出将保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6月7日,央行甚至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然而,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需求萎靡的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地方政府急于求助房地产市场来恢复地方经济。
另一方面,购房者的资金累计已经很大,经过2年多的调控,很多中产家庭累积了很多货币资金,有的是因为限购问题,有的是因为观望房价,更重要的是股市等其他投资渠道并不能带来比较大的收益,而且充满了风险。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年多的残酷生存环境考验后,房价已经跌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抄底价”。
我们并不能否认5月份全国大中城市出现的交易量大幅度上扬,其中存在一定的恐慌性购房因素。
如果按照上述刚需性购房的划分标准,我们也可以将恐慌性购房划分为几类:一类是具有购房资格的刚需性购房家庭,等待了很久,担心房价上涨的家庭;二是担心手里货币缩水,而投资购房的家庭。
当前,很多购房者担心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政府再度出台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带来房价的报复性上涨,因此恐慌性购房的举动不是没有。
但是,如果地方政府在此刻能够严守限购条件,就能有效将投资性购房需求挡在门外,为宏观经济调整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条件和提供空间。
此外,金融部门也要严守房地产金融的政策底线,不能放松二套及以上房贷的控制政策,而且要对开发商开发贷款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
应该说,当前是考验房地产调控执行力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