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平价菜店赔本赚吆喝难持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9:41 来源: 中国网

  据新华社电 “一棵白菜售价能买一斤半猪肉,伤不起!”高企的蔬菜价格频频刺激百姓承受底线之时,南京、成都、海口等城市出现了不少提供新鲜、低价蔬菜的平价菜店。

  笔者调查了解到,正在运营的平价菜店中,多数都在赔本赚吆喝,覆盖面小、供应不足、经营成本太高等问题让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步履维艰。如何让这种调节市场价格的“应急方式”成为稳价惠民的长期措施?近日,笔者就平价菜店的发展状况展开调查。

  笔者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五指山路的一家平价菜店看到,大部分家常菜比附近市场便宜。当日在市场上卖10元一斤的大葱,这里只要7元钱。上午10点左右,前来买菜的市民还是络绎不绝。据店里负责人郑品丽介绍,物价局根据菜市场的销售价格给平价菜店提供指导价,一般比市场平均价便宜10%左右。农业部门还对平价菜店内的蔬菜进行专门抽检,以保证市民在这里买到的菜不仅便宜,而且放心。

  然而,相对于海口市近100万的城镇人口,19家平价菜店只能是少数人的福利。据业内人士透露,海口市每天蔬菜销售量为1200吨,受门店规模和供应渠道限制,平价菜店销售的蔬菜不到40吨,对老百姓菜篮子的影响微乎其微。

  与此同时,很多平价菜店还陷入经营困境。南京首家平价菜店表示自己“不赚不亏”勉强维持,海口的众多平价菜店更是在赔本赚吆喝。郑品丽说,平价菜店蔬菜的零售价要比农贸市场低。进入夏季,高温使海南蔬菜产量下降,他们不得不去批发市场和菜贩子抢菜。“这样一来,原本平价菜店能够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的优势就没有了。”

  业内人士认为,平价菜店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人力成本和蔬菜供应量不足。在日前召开的海口市稳定蔬菜价格座谈会上,多家平价菜店运营商表示会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加大供应。国家大中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崇光认为,推广平价菜店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在蔬菜价格非正常波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救急行为,对价格的短期限制并不能长期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政府除了在运营上给予适当补贴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供应跟上去了,平价菜店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