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IPO新政让机构从地狱回到天堂 首日捞了就跑_tech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11:20 来源: 21世纪网

  IPO新政压制了满天飞的新股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同时也让机构打新的激情从地狱回到了天堂。统计数据显示,IPO新政后,参与打新的机构数量激增了三倍多,基金在5月份一个月内参与申购的资金超过前四个月总和的两倍。随着IPO新股新政的实施,机构在上市首日便能择机抛售所持股份,这一方面提高了机构打新的热情并且在首日抛售,同时也使得破发的可能性加大。

  打新机构数量激增

  自《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于4月28日颁布以来一个月间,机构打新处于高温状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新政后的11只新股每只平均有50家机构参与打新,而 1-4月间上市的78只新股,每只平均只有11家参与打新。其中,凯利泰的配售对象就多达216家。

  公募基金更是疯狂,5月份动用了超500亿元参加打新,而今年前4个月才动用了200多亿元打新。这意味着,5月基金打新资金超过前4个月的金额总和的两倍。实际上,在IPO新政发布 5天后,曾于去年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的华宝兴业基金便宣布重新恢复参与新股询价,原因是“考虑到近期证监会推出的系列改革措施和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降低”。随后,华宝兴业旗下基金参与了多只新股的询价和网下申购。今年1月份也悄然暂停打新的信达澳银基金,也已重回新股市场。

  恒泰证券统计显示,5月份延续了新股发行的原有机制,24只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1 .32%,相比于上个月份发行的平均中签率2 .74%大幅下降。本月由于沪深两市出现了大幅震荡,但新股走势较好,投资者参与新股热情上升,三大板块的中签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跟此前机构打新门庭冷落形成鲜明对比。自去年4月以来,大盘趋势下行,多只新股在3个月解禁期满后上市便跌破发行价格,尤其是去年10月大盘出现阶段高点发行的新股,3个月后的破发率更是超过50%。这直接导致机构参与新股网下询价热情降至冰点。5月8日,海达股份在路演过程中,因参与询价的机构家数不足 20家,成为A股市场上第3只中止发行的公司。公司采用老办法发行令机构仍需面临3个月的限售期是导致海达股份被迫发行中止的重要原因。

  机构多数选择首日出货

  机构首日“捞了就跑”的迹象较为明显。

  深交所交易数据显示,黄海机械发行价为21 .59元,上市首日报收31 .9元,上涨47.75%。但参与打新的机构或已抛售,5大卖出席位均为机构,共计卖出1亿元左右,以均价31.883元计算,折合约为310万股。当天,黄海机械换手率高达81.06%。

  福建金森的情况也类似,被4家机构售出4955.15万元。在打新的时候,华夏希望债基、招商信用、华商收益增强债基3只基金分别获配145万股,工银瑞信四季收益获配31 .4万股,以收盘价12.82元计算,前3只基金均可获浮盈118.9万元,后者获浮盈25.748万元。

  5月份,被誉为IPO新政第一股的浙江美大上市,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牢牢霸占了首日卖出前五席,累计卖出金额将近1.1亿元,而浙江美大当日成交总额只有4.5亿元。上周五上市的海达股份、华灿光电、德威新材等3股上市首日即被10家机构席位卖出1.44亿元。

  “新股申购资金的收益率不仅与中签率有关,还与该股票上市的涨幅有关。5月份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为24.1%,与上个月的16.1%相比大幅提升,这主要是因为5月份股市行情震荡,新股成为不少游资的介入重点。”恒泰证券认为。

  赚钱效应从高回落

  不过,5月份上市的不少新股依然是采用老政策,在新规矩下上市的新股,首日的回报逐渐降低。

  广发证券分析师谢军表示,5月21日-5月27日期间,新股首日涨跌幅平均值为7.74%,环比上周137.78%和前两周21.01%有大幅下降。发行市盈率由前4周的30-40倍降低到25.82倍,网下申购倍数为8.57倍,网上申购倍数为107 .60倍,相比前两周的5 .21倍和75.22倍均有提升。

  执行IPO新规后的11只新股,首日涨幅最高的黄海机械为47.75%,另有3只新股出现首日破发。IPO新政第一股浙江美大不足17%的首日涨幅让不少中签者颇为失望。上周有5只新股登陆二级市场,除了华贸物流、珠江钢琴首日涨幅超过20%以外,选择其余3只新股“打新”,收益较少甚至是亏本。其中,华灿光电虽低开高走,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尚难保本。德威新材首日跌幅达到了2.18%。

  国信证券分析师秦国文分析,取消三个月的锁定期大大降低市场投机新股的欲望。没有锁定期相当于没有了网下申购机构的保护,加强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同时也大大降低一、二级市场差异存在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2010、2011两年新股上市后,平均增长性低于预期,部分关键财务指标低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可见新股并非按照其上市目的发展运营,其内在价值在发行过程中被高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