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平台如风景,多些会更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0 05:59 来源: 经济日报

   5月中下旬,本报记者随文化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团采访了设在法国、马耳他、贝宁的中国文化中心。海外文化中心,无论我国设在国外的还是外国设在我国的,其主要功能有一点是共同的:平台——为文化宣传、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等提供服务的平台。不过,记者感觉到文化中心更如一片风景——一片有着历史景深,交织着过去与现代的文化思想、文化产品及文化表现技术的风景。请看——

   5月26日,来自湖北京剧院的中国京剧在马耳他马努尔国家剧院上演。演出前,中国文化中心的员工们不时接到求票电话,而开演后剧场内更是热闹,相当一部分观众边看边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比划加解释:这文静的女高音叫“青衣”、这武士叫“花脸”,更有水平高的,还能从唱腔装扮上区分青衣与花旦、老生与小生。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大部分人都是现学现卖的——24日晚,文化中心安排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开了一场京剧艺术的带装讲座。从生末净旦丑的装扮到表演的程式技艺,再到虚拟写意的表现手法,听众越听越着迷,有位小伙兴奋地跳上讲台,请中国艺术家在自己脸上描画脸谱。

   有了前天学来的基础知识在胸,《战马超》、《白蛇传·游湖》、《三岔口》、《武大郎打饼》等精短折子戏自是不难懂了。演出大获成功。所以,5月的最后一周,京剧成为马耳他这个地中海岛国最受关注的文化盛事。来自荆楚的京剧艺术家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感谢文化中心为文化走出去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平台

   “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海外展示与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是海外文化中心的追求。”陪同采访的文化部外联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访马演出只是2012年度文化走出去的部省合作项目之一。今年,在统筹宣传文化系统和地方文化资源的原则下,部省合作项目总量将超过100项。”

   还是这一周,依托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这一平台,第二届中国电影节在法国多地上演着。开幕式上,我驻法国大使孔泉表示,再次来到电影节现场(去年是第一届),看到观众朋友的积极参与,深受感动和鼓舞,这种热情表明,中国电影正为越来越多法国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喜爱到当晚的开幕演出不得不加出很多折叠椅。1个月内,10部故事片、4部动画片分别在巴黎、里昂、马赛、戛纳、比亚里茨、斯特拉斯堡6个城市和法国海外省留尼旺巡回展映。两国电影界人士还在戛纳举办了座谈会,探讨两国联合制作电影的方式与路径。

   这平台更实质的意义在于使“走出去”能够扎实地“落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电影节中方主席殷福告诉记者,电影节不仅与欧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百代合作,而且争取到了巴黎市府的支持,使合作实现了“落地”,比如,这次的开幕式就“落地”在巴黎13区。

   更扎实的“落地”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比如“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4届,京剧、昆曲及20多个地方剧种在巴黎登台亮相。“戏曲节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法国戏迷,每逢演出他们都会提前购买套票,一场不落地看演出。”驻法公使衔文化参赞吕军告诉记者,演出场地也从最初的租用剧场,发展到与巴黎市立剧院合办,票房分成,戏剧节的宣传广告和售票因此被纳入到巴黎市联合售票系统中,可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助长。

   同样,中心也是驻在国民众走近甚至走进中国经济格局的平台。22日,记者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认识了在这里学习汉语和绘画的高雅琪女士,作为中心的优秀学员,去年她被推荐到我国内蒙古旅行考察,“中国太大了,人又豪爽重情谊,”高雅琪告诉记者,“我准备与中国做些钢管生意”。

   很好,若是多些会更好

   海外文化中心,无论我国设在国外的还是外国设在我国的,其主要功能有一点是共同的:平台——为文化宣传、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等提供服务的平台。用国内人能理解的形象,说它们是设在国外的国家级文化馆,应是比较确切的。不过,记者感觉到文化中心更如一片风景——一片有着历史景深,交织着过去与现代的文化思想、文化产品及文化表现技术的风景。

   当这风景带来的最初感觉与感动退去,当对3个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认识由感性趋向理性时,另一种感觉就产生了:风景虽然好看,景致还需丰富——从西非的贝宁到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再到欧洲大陆上的法国,翻看3个文化中心的工作纪录,记者发现,一年下来,他们策划组织的大中型活动都在50个以上,“白加黑”、“五加二”是员工们的工作常态。但是,无论从投入规模还是组织运行方式上,文化中心的多数活动都带有浓重的自然经济色彩。人力方面,中心员工多则10来个少则几个;而资金方面,中心一年的业务经费不抵国内一场普通演出的投入,大部分活动都不过几千元投入甚至更少,即使中心认为较大的活动,也不及国内一个企业的一次产品推介会或公关活动……

   令人抱憾的还有文化中心的数量。截至目前,正式运行的海外文化中心不过9个,而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海外文化中心都在40个以上,法国更有150多个文化中心分布世界各地。

   令人抱憾的还有难以满足的对中华文化的需求:5月19日,是贝宁中国文化中心掐丝工艺班集体制作的日子。掐丝,是去年文化走出去“部省合作”的一个子项目,由青海派出的艺术家传授技艺,从工笔画到创意设计再到掐丝制作总共才用了30多天。学员们开始只是喜欢这来自中国的精巧技艺,后来才发现作品可以为自己和家庭带来收益。但是,当他们希望继续深造、制作人们喜欢的更有中国味儿的作品时,却已无人能给予指点。记者也发现,这些贝宁学员的作品虽有了青海掐丝的形,却少了精细又缺了神韵。

   年近70的塞巴斯蒂安是个中国舞蹈爱好者,他甚至当场就给记者表演了几个动作。老先生很遗憾地告诉记者,青海艺术家到贝宁的时候,他学了掐丝也学了几天舞蹈,“中国舞蹈太优美了,希望有机会学习更多的中国舞特别是藏族舞”。

   巴黎13区是个华人华裔较多的城区,区长为此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顾梅”。顾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中国会为世界就业提供很多机会,13区将与中国文化中心展开多方面合作。他希望13区能够成为两国人民沟通的桥梁,成为中国与法国、欧洲间联系的纽带,希望巴黎13区的华人华侨能有机会有条件更充分地了解中国文化。

   马耳他副总理兼外长博奇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中国,而马耳他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两国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所以文化交流可以是更全面的、多方位的。

   法国建筑环境设计师老冀因为是四川女婿,所以话说得更直接些,“全法国才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太少了,在巴黎这样世界性城市可以多设几个”。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建筑文化的老冀是文化中心的常客,在他看来,中国的竹笛、古筝等乐器和遗存在南方村镇的古建筑等,“表达的是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法国人肯定会喜欢,但大部分法国人没有可能去中国的南方和四川的村镇看这些房子,若是多建些文化中心,让他们学习产于自然的中国乐器、看那些古房子的模型或是照片,他们就会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了”。

   中国文化中心很好,若是多些会更好——在3个国家采访,太多的官员和民众用不同语言和表达方式说着同样的意思,这意思也是我驻外文化工作人员的期盼:

   “多些”平台,平台上走动的景致多些,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会让中华文化更全面、更系统也更流畅地走向世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