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军:食品监管应制定实施黑名单制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14: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1日讯 (记者 段丹峰)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的2012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天在北京正式启动,并举行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司副司长于军在主题为"诚信自律与食品安全"分论坛上指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诚信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他建议要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弘扬高尚的价值观、道德观;要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要做到严惩重处,同时还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一起致力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此外于军建议道,为了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建立健全各类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定实施"黑名单"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起有刚性约束力的诚信保障措施,全面推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点击进入专题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同仁、同志们,下午好,我今天下午发言的题目是"诚实守信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有了诚信,人们增强了自律意识,就能自觉地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信是建立法治社会、秩序社会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诚信就没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就没有良好的国际形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诚信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之一,这不仅表现在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违禁物质、故意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表现为违规操作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不可能做到"一对一"、"人盯人",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良心就成为了食品安全最基本的保证。
食品行业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不讲良心,不讲诚信,任何环节都可能出问题。生产经营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违法违规。如果起码的道德底线崩塌,再严格的监管也难守住食品安全。遏制不诚信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一是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弘扬高尚的价值观、道德观。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不法分子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置法律于不顾,谋取不义之财。在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惩处力度和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诚信建设的同时,还要全社会弘扬高尚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唤起人们的良知,抨击丑恶现象。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麻木不仁,要让违法犯罪行为失去存在的土壤和环境。同时,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诚信意识也将有助于建立食品安全领域的诚信共识。
二是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不诚信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当前突出的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是建立在高度诚信基础之上的。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食品生产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归根到底要通过落实食品生产者的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来实现。针对我国食品生产经营方式小、散、数量巨大、业态复杂的特点,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意识,将更为重要并且具有可行性。还要建立健全各类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定实施"黑名单"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起有刚性约束力的诚信保障措施,全面推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严惩重处。要像打击其他刑事犯罪一样,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故意违法犯罪行为,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我们的社会需要扬善惩恶的氛围,如果对恶不能及时惩处,带来的就会是更多人的效仿。有一个例子叫做"红灯困境":一群人等红灯,一开始有两三个人闯红灯,如果没有人制止,在他们的带领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闯红灯。如果你坚持绿灯通行,就会比别人晚过马路,还会被人认为是不聪明。在这种情况下,路口的秩序必然是混乱的。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故意加入非食用物质就是刑事犯罪,必须坚决予以打击。近几年,政府有关部门公布了已经发现的64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健全监管执法责任制,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扩大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范围,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着力解决带有行业共性的潜规则问题,按照从严从快的原则,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要防止以罚代刑,主动支持配合公安、检查和审判机关的的工作,及时移送案件,使犯罪分子得到及时惩处。
四是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迅猛,需要监管的对象数量巨大,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相对不足。因此,保障食品安全也需要发动群众,群防群治。要鼓励引导老百姓发现问题后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政府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处置并回应调查处置结果。2011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印发了要求各地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群众的力量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孔子说,民无信不立。所以,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才能共铸诚信社会,食品安全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