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公共机构角色需被重新确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08: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审计署最近公布了全国范围内抽取的54个县财政性资金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发现,非税收入占到县级财政性收入的六成,上级转移支付也并不能有效缓解县级财政支出所面临的压力。
这份报告显示,2011年在54个县实现的财政性收入中,非税收入占60.45%,非税收入占比超过税收收入20.90个百分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分税制造成财权与事权的背离迫使地方政府寻找别的财源,以及基层政府支出无所节制与财政饥渴带来的敛财动力。
分税制的一个特点就是财权向上集中,从而造成基层政府承担过多事权而无足够财政支持的局面,很多时候需要依靠非税收入来维持运作。尽管有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但这些资金都有明确规定的用途,地方政府没有根据自身财力缺口统筹安排使用的权力。
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地方政府过于依靠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土地升值快,融资规模大,地方政府很容易上瘾;另一方面,土地开发带来的各种税种基本上都是地方税,所以,地方政府乐于搞土地开发,这鼓励了他们像爆发户一样不断粗放式财政支出。
非税收入的另一个来源是,游离于财政之外的政府各部门的收费、集资和摊派,有统计显示,近几年中央公布许可收费的项目只有130多种,而地方上执行的收费项目多达1000多项。当土地收入膨胀的时候,降低了乱收费的压力,但是,在当前土地财政陷入停滞的时候,乱收费开始承担财政获取非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非税收入随意性很强,它们更容易加重市场和企业的负担。
但是,当前对于县级政府财政非税收入比例过高的反思,在体制内主要呼吁改革分税制。分税制造成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确实是令地方政府过于倚重土地财政和其他收费项目的原因。但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分税制,而是政府对于事权缺乏规范。
在地方政府层面,一直呼吁改革分税制,因为财政不够花,支出压力大。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到底用到哪里呢?地方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投资与建设,更需要投入的民生领域,反而一直投入不足。这意味着一些地方政府的实际行为更像是投资公司,而非服务国民与市场的机构,这种不合理的定位导致滥用了财政资源,并被迫在税外寻找收入,形成资金饥渴症。
所以,中国优先需要深思的是地方政府角色,规范其事权而不是想要改变税制来维持这种不合理的政府运作。财政资金必须优先用于民生支出而不是投资,地方政府不应该公司化,而应是服务于公民和市场的机构。如果各级政府依然重投资、轻民生,那么,如何改革税制都无法满足政府的资金饥渴,因为这本身是个无底洞,即其无效的投资导致沉重的债务,最终没有足够的市场税收资源填补。
政府支出中的三公消费数额太大,尤其是地方政府更少受约束,如果财政资金紧张,完全可以取消三公消费,而不是在政府内部平衡利益或者寻找新的财源。如果取消三公消费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投资,地方政府依靠税收完全可以运行,或者大幅降低财政压力。而更为隐秘的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支出当中,由于寻租现象的存在,很多支出并不合理,一些公共工程造价本来一个亿就可以保证质量完成,但是,往往最终可能需要三四个亿还无法保证质量。这种粗放式的不受约束的支出,才是地方政府财政资源紧缺的原因。
一个花钱不受硬约束的地方政府,总归是不断的索取而非节省,因此,目前所谓的改革分税制来回应地方政府过于依靠非税收入,完全是南辕北辙,是拒绝对自身问题的审视,是沿着粗放式的不受约束的财政方向继续运行,而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不断回落,已经难以支撑这种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