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穿戴放心成共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09: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六一”前夕,正在北京市海淀区乐友西三旗新都店给女儿购买新装的市民孟菲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孩子,她越来越重视服装的质量安全,这两年服装安全知识增长了不少。

  “以前,人们买衣服很少顾及安全问题,现在可不一样了,甲醛残留、pH值、色牢度等指标,很多顾客都能脱口而出,对衣服上的标签说明也看得更仔细了。”江苏无锡某大型商场的售货员张洁感受很深。

  安全意识从无到有,安全知识从少到多,买衣服从只考虑价格和款式到高度关注质量安全,人们对服装安全的关注迅速升温,放心穿戴渐成共识,这也是这些年来人们穿着理念的最大变化之一。

  “服装的质量安全已经被企业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谁也不想砸了自己的牌子。”某国内知名童装品牌负责人介绍说,企业每年花在质检上的费用数百万元。“不能让一寸不合格的面料进厂,更不能让一件不合格的产品出厂,这是保证产品安全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

  近10年来,服装安全标准密集出台。除了多个行业标准,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作为我国制定的首个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且仅时隔7年,政府就更新了这一国标,今年8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版国标在控制纺织品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方面再次加严。

  不仅数量增多,服装安全标准还细化到了分品类。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介绍说,关于儿童服装安全标准的制定,大部分完成于这10年。

  这些年来,关于服装安全的报道越来越多,相关知识频频见诸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服装安全质量信息又多了一个更为快捷的传播渠道。

  人们切身感受到,近10年来服装安全检查频率明显增大,力度不断加强,国家质检总局的监督抽查、国家工商总局的质量安全抽检、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安全标准比对试验等等,已成为服装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服装安全抽检涉及的品种越来越多,抽检的项目愈加细化,抽检对象也从国内服装品牌逐渐扩展到国外品牌和进口服装。从去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还将部分进口服装纳入强制监管范畴。

  一次次认真细致的质量抽检,一个个全面翔实的消费提示,一项项不断完善的安全标准,一套套提升技术、夯实管理的创新举措……政府、行业组织、企业正千方百计地满足着人们放心穿戴方面最新且最基本的诉求。虽然现行标准还不尽完善,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但穿的“安全网”正越织越密。

  (责任编辑:梁靖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