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乳业巨头成蒙牛“二当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6 05:19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丹麦阿拉公司184亿元获其6%的间接股权

  连日来规划多多的蒙牛(2319.HK),最终迎来外“洋牛”入股。记者昨日傍晚从欧洲乳业巨头阿拉公司(Arla Foods)处证实,该公司将以约184亿元的作价收购蒙牛6%的间接股权,从蒙牛的奶粉合作方“升格”成有权参与蒙牛管理的“二当家”。

  据悉,和以往投行只从蒙牛处获得投资收益不同,阿拉今后将参与蒙牛管理。这次合作也意味着,蒙牛将一改以往由牛根生等创始人牢牢控制的格局,进入央企中粮和外资同行“共舞”的时代。

  文/记者 刘俊

  据记者从阿拉处获得的消息,该公司是在昨日傍晚和蒙牛以及中粮签订协议的。根据相关协议安排,阿拉将投资170亿元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84亿元),以换取蒙牛约6%的股权。

  阿拉食品(又译作阿拉福兹)按照营业额算是欧洲最大的乳产品公司,同时也是不少中国乳企的上游供应商。入股后,阿拉有权向蒙牛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

  除了入股外,协议还包括成立一个中丹牛奶技术和合作中心,负责传授包括牛奶质量、可追溯性和牧场管理方面的知识。据悉,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了中国和丹麦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此外,协议还将让阿拉得到进入中国的蒙牛渠道“钥匙”,更多该公司的乳品将导入国内,包括奶粉和全系列的乳制品产品线。阿拉方面预计,到2016年在华收入将比去年时的7亿丹麦克朗大幅增加5倍。

  受到三聚氰胺、黄曲霉素M1和汞等冲击,中国乳业常遭舆论风暴鞭挞。但是据估计,如果按照每年增加10%的规模,到2020年中国将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这自然就吸引了一众“洋牛奶”的目光。

  分析称蒙牛

  导入外资有多重目的

  昨日,记者了解到,蒙牛和“洋牛”阿拉其实早有渊源。早在2005年,阿拉和蒙牛就注册1.8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奶粉。今后,该合资公司将直接并入蒙牛。

  翻查当年双方的合资文件,蒙牛是以实物出资的,阿拉则以现金出资。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蒙牛和阿拉股权比是52∶48,也就是蒙牛握有“话事权”,而昨日的合资说明蒙牛很需要阿拉的加入。

  事实上,回顾过去8年的合资,和伊利的奶粉做得红红火火相比,蒙牛阿拉的奶粉始终不温不火。

  一位资深乳业人士昨日告诉本报,公司使用的尼尔森调查统计表上,甚至都没有找到蒙牛奶粉市场份额数据,可见规模较小。

  “蒙牛应该是尝试把自己打造成有外资背景的乳企。”上述乳业人士分析说,中粮、蒙牛这次在资本层面招纳“洋牛奶”同行,首先可以深化和阿拉合作、加强质量管理和研发工作,此外也是挽救蒙牛声誉的重要部署。阿拉昨日也证实,合资后将支持蒙牛在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上建立国际标准。

  去年,蒙牛录得销售额373.9亿元,乳制品产量为705万吨。去年12月中粮以4112万港元购入蒙牛220万股,增持后占蒙牛权益达到了28.09%。

  蒙牛力图改变形象

  在一连串舆论风波下,蒙牛最近频频释放改善形象的动作。本周,蒙牛高层提出到2015年达到100%牧场原料奶供应,又称将预留35亿元拟年内筹建8~12个牧场。

  此外,又宣布筹建“微客服”要对微博(http://weibo.com)网友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早前已在内部指出,蒙牛需要从根本上重塑品牌形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