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爸爸是警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02:19 来源: 北京晨报

  他们是警察,他们同时也是父亲。作为警察,他们保一方平安,作为父亲,他们在孩子眼中或威严,或古板,还有的甚至是家中的“可有可无”。昨天是父亲节,本报记者也采访了几位警察子女,听听他们和爸爸的故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52岁的张振强不爱笑,即使照相的时候也显得很严肃。但说起22岁的儿子张建宇时,所有人都能从张振强言谈话语间感受到那份自豪以及深厚的父爱。

  “儿子: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从事公安工作开端很重要,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这需要加强个人修养,随时修正自己、反思自己、校正自己,绝不能自以为是随波逐流,要学会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去奋斗……”这段话,是张建宇手机中保存的父亲给他发的众多信息之一。

  张建宇去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民警的岗位。张振强1979年参加工作时就主要负责公交保障,在1984年4月成立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时,他就是最早一批“元老”。因为工作繁忙,张振强30岁的时候才有了儿子张建宇。

  “小时候老师让写的第一篇作文就是《我的爸爸》,我还记得第一句写的是‘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在年幼的张建宇心中,有一对警察父母是一件十分骄傲的事情。张振强对儿子的这篇作文也印象颇深:“当时孩子小,所谓的作文也就是几十个字,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孩子在最后写了一句‘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警察’。没想到这愿望还真让他实现了。”

  家中“可有可无”人

  “前年买的花,去年给他买的男士洁面乳,今年什么都没给他买,我就带他出去玩一趟吧。”12岁的辰辰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掰着手指头数着这几年父亲节自己买过的礼物。辰辰的爸爸王辉,是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乘警支队的一名侦查员。上周六晚上,王辉决定和家人去顺义玩。

  王辉所在的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乘警支队刑侦分队,出差是家常便饭。“他要不就是出差,不出差在家的时候也是随时待命。每次一接电话就是‘哎好,马上去’。”在辰辰的心里,爸爸像是家里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觉得他回来倒挺不正常的,有时候他待的时间长了,我还问他什么时候后走,他走了我就能和妈妈一起睡了” 。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提出想要一张父女俩的合影,这可难坏了一家人。一通翻箱倒柜后找出几本相册,挨个翻,只找到了一张。只好又将电脑打开,一家人凑在电脑前查找。半个小时后,从几十个存放相片的文件夹中找出了3张父女合影。即便是这3张,也都还是辰辰小时候的。

  言传身教如何做人

  “在派出所的岗位一干就是38年,38年间就管过两个片区。”一说到父亲,西城公安分局中心区巡特警队的民警邢继东认为这两句话就能体现父亲的工作和为人。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父亲所在的派出所辖区里,我记得那时候家里老来人,开始我还以为是家里亲戚呢,后来长大点才知道那都是来找他办事的辖区居民。”邢继东说,虽然家已经搬离了原来的辖区了,但还会有上了岁数的人来敲门找父亲。细一打听,原来是父亲曾管辖的片区内的居民。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遇见事得和大哥念叨念叨”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他文化水平不高,也没听他嘴里讲出过什么大道理”。尽管如此,但邢继东仍然认为,父亲从实际行动上一点一滴地影响着他。邢继东至今还记得,读小学时,有一次在学校附近吃早点,因几句话不合,一个大孩子把他的豆浆给泼了。当他回家找爸爸哭诉的时候,却被斥责了一顿,“怎么人家不泼别人的豆浆非泼你的呀?你自己肯定也有问题。”一句话问得邢继东哑口无言,也记住了遇见“不平事”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像上面的事情一样,从父亲那里,邢继东得到的总是“身教”多于“言传”。

  晨报记者 何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