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采购规模效应从何处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20:51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朱小斌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行以来,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采购活动开展不一,供应商的分布、来源也不一样,采购资金节省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笔者拟就如何建立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是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加强采购的计划性。

  《政府采购法》第4章第32条规定:“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列出,报本级财政部门汇总。部门预算的审批,按预算管理权限、程序进行。”实际中,有些预算单位存在未编或乱编政府采购预算的情况,采购活动的计划性较差。采购单位在采购时间上不愿等待,随用随报,而集中采购机构又往往迁就采购单位,有报便采。这种采购计划上的无序现象,不仅使集中采购机构的工作经常陷入被动,造成采购工作管理无序,而且采购规模难以聚集,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建议在尽快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同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和标准,实行计划采购。对无政府采购预算和无政府采购计划的不予采购。同时,集中采购机构应对采购单位的采购委托事项及时进行归集分类,并定期组织以公开招标为主的集中采购,尽可能吸引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争。

  二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政府采购规模效应提供信息支持。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工作,政府采购需要大量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为其提供基础服务。一方面,政府采购机构可通过配备专门的设备、加强项目跟踪记录、接触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加强人才培训等,建立起政府采购的市场信息库、供应商库、咨询专家库等,努力收集各类产品、技术、市场信息,以确保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把握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采购机构应将公开招标信息刊登在发行量大、影响面广的媒体上,并加强宣传,使供应商知晓信息发布媒体。

  三是充分发挥现有采购机构的资源优势,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

  政府采购活动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本着减少财政支出、加强廉政建设等目的开展工作,不应画地为牢,人为封锁市场。从长远来看,应根据不同的采购项目,结合供应商的分布情况,打破地域界限,实行跨地区委托采购。同时可以对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实行等级认证制度,按规模、实力、技术、人才、信誉、业绩等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从事不同项目或规模的采购。这样,不仅使采购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减少财政支出,也有利于实现政府采购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财政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