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超极本能否打动政府采购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20:55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引子:

  1978年,神州大地改革开放,差不多就在这时,在太平洋彼岸诞生了影响人类此后30余年生活的划时代IT产品——个人电脑,即PC。30余年来,PC的形态、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PC产品的演进速度明显加快,用户对PC的使用体验要求也与日增加。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市场后来者向PC发起挑战,随着顺应潮流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一代个人计算产品风起云涌,PC似乎很难延续一统天下的局面。平板电脑产品的大行其道提升了用户对于PC应用体验的期望,希望能将平板电脑产品的应用体验(包括应用)移植到笔记本电脑上。而目前平板电脑在性能上与主流笔记本电脑仍有所差距。性能与体验,二者如何兼得,这就给超极本的诞生创造了机遇。

  本报记者 梁爽

  2011年超极本的出现被认为是PC厂商向平板电脑反击的利器。目前愈来愈多的PC厂商将今年的发展重心放在了超极本的研发上。也就是从2011年6月英特尔公布发展路线图到2012年6月,惠普、联想、宏碁、华硕、东芝、戴尔、海尔等PC厂商已经推出了70余款全新产品,超极本正如雨后春笋风靡IT市场。

  作为超极本背后最大的推手,英特尔对超极本有着明确定义,官方的说法是:“超极本是以主流价格为用户提供一款时尚、轻薄、安全、典雅的设备,确保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响应迅捷的体验以及卓越的性能,让用户能轻松自如地创建和使用各种内容。”

  在英特尔的定义之下,超极本既可以是办公离不开的笔记本电脑,又可以是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便携设备;既可以是直接拿取的平板电脑,又可以是具有智能手机特性的弹出式终端设备。

  谁不愿意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更轻、更薄、性能更给力,面对这样一款笔记本电脑,政府采购市场会为之动心吗?

  超极本好在哪儿

  目前,从全国各地电视节目播出的超极本广告中不难看出,除了凸显超极本外观纤巧的特征外,另一个明显优势是电池续航时间长,在不插电的状态下一般能连续使用5—8小时。除此之外的其他优势就要从英特尔对超极本的标准制定说起了。

  如果说英特尔官方的定义太抽象的话,英特尔公司还给超极本定了一些硬性指标。一是厚度小于18毫米,重量小于1.5千克。最近几年,普通13英寸笔记本的厚度都在30毫米—35毫米之间,重量在2.0千克—2.2千克。对于一款13英寸超极本来说,需要将厚度压缩至18毫米以内,重量减轻至1.5千克以内。也就是说,厚度和重量分别要降低约45%和28%。如果没有参照物,很难理解18毫米到底有多薄。这一厚度基本接近第5套人民币5角硬币的直径(5角硬币直径为20.50毫米)。 二是快速启动,从休眠状态唤醒,用时应少于7秒。三是在日常工作状态下,续航时间5小时以上。四是采用22纳米制程技术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五是多任务运行流畅,电源效率、视觉性能、高响应能力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可见,与普通笔记本电脑相比,超极本的要求十分苛刻。而这些苛刻的要求对于经常外出的办公人士无疑充满了诱惑力。所以,自从英特尔提出超极本概念至今,众多IT厂商都相继推出了自己品牌的超极本产品。

  宏碁全球总裁翁建仁曾表示,超极本不只是一种产品规格,而是当今笔记本电脑的主流趋势。连续发布多款引起业界关注的超极本产品,其战略意图就是要在超极本这一新生的品类中,通过不断增强轻薄产品组合矩阵,以期获得市场优势。

  超极本贵不贵

  乍一听来,超极本这个名字本身给人的概念就是配置一定很高,不然怎么叫超极本呢?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超极本为了追求超薄和续航能力,配置都处于中等偏下。而且,由于前期研发的投入成本较高,超极本的价格也偏高于市场上普通笔记本电脑。

  记者查阅相关产品报价后发现,目前,大部分超极本的价格都在6000元以上,有的甚至可与价格昂贵的苹果品牌电脑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超极本“看的多,买的少”的情况就并不鲜见了。“我们这里的超极本卖的不多,和普通笔记本电脑相比出货量很少,消费者大多都是拿起超极本看看,然后问一下价格又放回去了。”中关村一家销售笔记本的经销商这样说道。

  基于英特尔对超极本的标准,业内普遍认为,目前超极本在成本方面很难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价格对于超极本销量的影响重大。”一位PC厂商负责人坦言,“要增加超薄笔记本的销量,其价格必须控制在699美元左右。”但不可否认,超极本的降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特尔处理器的降价决心。

  美国Computerworld.com网站曾刊登文章,讨论超极本是否存在成本下降的空间。作者得出了几方面降低成本的可能性:首先,采用新型、廉价、硬度有保证的塑料材质替代超极本现有的金属铣削外壳。其次,制定超极本电池的标准化设计,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电池价格,或从整机方面进一步降低能耗,使电池可以更加小巧,以进一步压缩电池成本。最后,在硬盘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超极本适不适合办公

  为了了解超极本产品在政府采购市场的认知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某中央级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了解超极本是什么产品。辽宁省沈阳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他还没有关注到这类产品,也不清楚其特性。随后记者在查阅各地招标信息时发现,目前,政府采购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超极本的身影。前不久,湖北省黄石市政府采购中心受该市计生委委托,对部分办公设备项目进行询价采购,其中包括一台11.6英寸的超极本。

  或许,现在对超极本是否适合政府采购市场这一问题下论断还为时过早。毕竟,超极本还是一种新型产品。随着今后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超极本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当然,

  当然,无论超极本如何变化,最终只是产品。消费者用它做什么,它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这是超极本制造商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政府采购市场而言,如果超极本的应用还是跟传统笔记本电脑一样,对于超极本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如何提高超极本的应用体验,是超极本轻薄诱惑背后最值得各方(尤其英特尔)重点考虑的问题。毕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消费者对于获取个性化信息的要求在提高,对于设备形态、使用的时间地点等需求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不能以新的应用抓住移动计算创造出的创新机遇,真是有悖超极本具有的ultra(极致)基因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